梅嬤嬤聞言,愣怔當場,“這……”

皇上這話,她沒法兒傳啊!太后要是聽說了,沒病也得氣出病來。

弘曆還在看奏摺,他已然吩咐下去,梅嬤嬤卻不告退,弘曆不悅掀眉,“還有事?”

梅嬤嬤忍了又忍,終是不敢亂說話,福身道:“沒什麼事,奴婢告退。”

待梅嬤嬤走後,弘曆放下手中的奏摺,身子緩緩後仰,倚坐在髹金龍椅上,閉眸捏了捏眉心,悶嘆了一聲,疲聲問李玉,

“你說,朕是不是個不孝子?”

站在外人的立場來看,皇上此舉確實有些不合規矩,按理來說,皇帝至少該有一個嫡子,太后似乎也沒說錯。

但李玉一直跟在皇上身邊,他清楚的知道,皇上的眼裡心裡只有純貴妃,若是皇后本本分分,或許皇上還會出於愧疚或是同情,偶爾去長春宮坐一坐,偏偏皇后屢次挑戰皇上的底線,以致於皇上對她徹底厭棄。

現如今太后又逼迫於他,還裝病威脅,皇上越發窩火,這才會做出這樣的決定。

李玉看得通透,但他深知自己不該多嘴,低眉恭敬回道:

“奴才只伺候皇上您的起居,不敢隨意評判,奴才只知道,不論皇上做什麼決策,都有您的道理。”

弘曆的確有他的道理,也有他的壓力,做出這個決定時,就意味著他要承受多方的議論。

這些年太后咄咄逼人,他卻始終沒有做出過激的舉動,正是因為他始終顧念母子之情,顧忌外人的看法,不希望被人說道,才會一直容忍,沒跟太后翻臉。

可太后並不收斂,反而變本加厲,一再脅迫於他,弘曆忍無可忍,才會下令將其送出宮去。

太后聞訊後會是怎樣的反應,弘曆猜得到,但他不想去管,這一次,他不會心軟,必須給她老人家一個教訓!

果如他所料,當梅嬤嬤回宮傳話時,太后震驚得坐直了身子,詫異又憤怒,

“皇帝居然要送哀家出宮?瞧瞧,這可真是哀家養的好兒子啊!為了一個女人,居然要把自己的親孃趕走!”

太后正在氣頭上,梅嬤嬤不能添油加醋,好言勸道:“主子您別動怒,其實皇上還是很關心您的,他送您去暢春園,是因為那邊有溫泉,方便您治病。”

太后又豈會不懂,梅嬤嬤只是在哄她而已,“他若真的關心我,為何不來慈寧宮看望哀家?他的眼裡已經沒有我這個當孃的,渾忘了哀家對他的養育之恩!”

為平息太后的怒火,梅嬤嬤藉口道:“這會子皇上正在看奏摺,等他忙完之後就會來看望您。”

“奏摺比哀家的身子還重要嗎?”回想近幾年所發生之事,太后對這個兒子越發失望,

“既然他不想看到我,那哀家就如他所願,明日便啟程去暢春園。往後他想怎樣便怎樣,哀家不再管他便是,讓他落個清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