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瑜激動的跟母親炫耀著,說她今日獵到了一隻兔子。

看到那些獵物的一瞬間,蘇玉珊不由想起了一句話,保護野生動物,人人有責!

不過這是在清代,行圍狩獵,肄武綏藩,此舉不僅能控制蒙古,震懾沙俄、還能鞏固邊防,利於民族團結,政治意義重大且長遠,打獵無可避免。

蘇玉珊懂得這個道理,也就沒說什麼。

旁人看到這些獵物皆自豪且興奮,蘇玉珊一看到那些動物身上插著的箭羽和斑斑血跡便覺渾身不自在,不敢直視,移開了視線。

看出她神色不對,弘曆近前道:“可是覺得圍獵太過殘忍?”

忍住胃裡的翻滾,蘇玉珊勉笑道:“還好,我只是第一次瞧見這樣的場面,多少有些不適。”

她從未見過這樣血腥的場景,不適應也是人之常情,未免她誤解,弘曆特地解釋道:

“實則我們打獵也是有原則的,不是什麼都打,若遇母鹿幼獸,一律放生,設圍時還會留有缺口,給那些年輕力壯的獵物留一個逃生的機會。圍場共劃分有六十圍,每年只打十餘圍,絕不濫獵,給它們留有繁衍生息的餘地。”

他們自有規劃,蘇玉珊也就不多管,點頭表示理解,“看你們騎馬在草原上馳騁,我卻只能在這兒看著,好無趣啊!我也得再學學騎馬。”

從前未入宮時,弘曆曾教過她一次,多年未曾練習,她渾給忘了,弘曆朗笑應道:

“明日還有圍獵,後日無事,到時我來教你騎馬。”

“好啊!”蘇玉珊歡喜應著,不禁開始期待著後天的到來。

到得約定的時日,弘曆抽空來馬場為她選了一匹白色的駿馬,又親自教她騎馬的要領。

兩人共乘一匹馬,一同領略木蘭圍場的風光,逛了一大圈,她才發現此地不僅有草原、還有峽谷和丘陵,各種景象,美不勝收。

此地風景甚好,容瑜很是喜歡,她不止一次的跟母親說,很想一直住在這兒,不想回宮了。但對蘇玉珊而言,她還是更喜歡避暑山莊那種園林景緻。

圍獵之期約有半個月左右,期間還有馬術和箭術和摔跤的比試,滿蒙漢三族皆可參與,勝出者不僅能得到豐厚的獎賞,甚至還有升官的機會,是以眾人竭盡全力,都想在賽場上一展英姿!

弘曆原定於九月初六啟程回宮,初二那日,宮裡突然傳來訊息,說是二阿哥的病原本有所好轉,過了幾日又加重,如此反覆三回,這次格外嚴重。

回稟這話時,侍衛的聲音都在發抖,“太醫說……說二阿哥可能撐不過去了,請皇上儘快回宮。”

弘曆聞言,震心驚情,實難想象,“什麼叫撐不過去,不是說風寒嗎?怎會惡化到如此嚴重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