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璜是我們的孩子,不止你心疼他,我罰他的時候也不好受,但這不是一件小事,若輕飄飄的就此揭過,往後他還會再悄悄與永璉來往,不出事還好,萬一出個什麼意外,皇后又要鬧騰,永璜豈不是要白擔這罪名。”

這也正是蘇玉珊最擔心的,“道理我都懂,但你捫心自問,對他是不是太嚴厲了些?就算你要罰,罰五遍十遍不可以嗎?為何定要罰二十遍?以前你對永璜不是這樣的,這兩年你越發嚴厲,我實在不明白到底是為什麼!”

說到底,還是因為身份的變化,“從前我是王爺,他是皇孫,我可以慣著他,寵著他,他能無憂無慮的生活,但我登基之後便成了一國之君,而他的身份也變了,他乃當朝皇子,還是我的長子。

我統共就這麼三四個兒子,那兩個都不是我想要的,永璜和永璋才是我最喜歡的,我自然會對他們抱有更大的希冀,對他們更加嚴格,希望他們能成為在各方面都出類拔萃的孩子,將來才能肩負重任,為我分憂,為家國百姓解難。”

弘曆認為他的兒子就該成為眾人的表率,不該犯錯,然而蘇玉珊卻不這麼認為,

“我不期待他事事拔尖,我只希望他平安康健,心地善良,能保留自己的喜好和主見,而不是像陶泥一樣,被任意捏成旁人想要的模樣,最終失去了自我。”

她的觀念一向與正統的教育不符,弘曆能夠理解,但他卻無法實施。

“玉珊,我若不是皇帝,你說的那些我都能滿足,可如今他們是皇子,我的孩子又不多,所以我必須嚴格的培養他們,這是他們的宿命,而我也沒有其他選擇。”

兩人各有觀念,誰也勸不動誰,蘇玉珊也明白弘曆的一番苦心,沒理由去責怪他,更不想與他吵架,遂主動結束了這個話頭,

“我明白了,罷了,先不說了,我去看看孩子。”

永璜才被訓責過,他心裡一定很不好受,她得去安慰他一番才是。

待蘇玉珊到得永璜的房中,但見屋內已經點了燭火,他正執筆端坐在桌前,認真的書寫著。

聽到動靜,他抬眸望去,瞧見是母親,隨即起身行禮,而後又坐下繼續寫。

猶記得兒時的永璜也是很愛笑的,偶爾也會耍些小性子,如今的他越發穩重,弘曆對他管束嚴格,是以他再也不敢任性妄為,變得越發謹慎。

目睹孩子的變化,蘇玉珊心生憐惜,卻又無可奈何。

行至桌畔,蘇玉珊溫聲道:“餓了吧!先吃些糕點再繼續寫吧!”

看了看碟中擺著的糕點,永璜肚子咕咕叫,卻始終沒敢伸手,抿唇搖了搖頭,“皇阿瑪說了,不寫完不能吃東西。”

“你皇阿瑪他不在這兒,你吃一塊他不會知道的,不妨事。”

蘇玉珊再三勸說,永璜還是不肯動糕點,堅持要先寫字。

這孩子,到底是有多怕他皇阿瑪啊!

蘇玉珊心疼不已,不由紅了眼眶。永璜筆微頓,忍了又忍,終是忍不住問了句,

“額娘,為何你跟皇阿瑪都不許兒臣跟永璉一起玩兒?難道你們都認為兒臣會克永璉嗎?”

眨了眨酸澀的眼睛,蘇玉珊哽咽道:“額娘從未這樣想過,所謂八字相剋皆是迷信的說法,你不克任何人,千萬別胡思亂想。”

只有在母親面前,永璜才敢道出心裡話,“我也覺得我沒有克永璉,這幾年我們一直在一起讀書,他都好好的啊!可皇阿瑪依舊不准我們一起玩兒,最近皇阿瑪對我越來越兇,他是不是不喜歡兒臣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