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這次選秀,弘曆毫無興致,然而他還得為皇室宗親們把關,所以必須得看一眼。

相貌家世皆得作為參考,複選的秀女共有兩百多人,弘曆只過目了幾十個,便覺頭暈,遂請太后來選。

太后最喜歡做主,兒子這次把大權交給她,她自是欣喜,最終敲定二十二名秀女,留了牌子。

雖是透過了複選,但這二十多名秀女的命運尚不能確定,只因她們還要參加殿選,殿選之日方能確定她們將會指婚宗親,或是被選入宮。

弘曆並未過多參與,接下來的事交予太后去安排,他之所以沒讓蘇玉珊管此事,是因為他清楚的知道,讓玉珊幫他選女人,對她而言,未免有些太過殘忍。

太后喜歡操持,那就由她做主,省得她總說他不尊重她的意願。

誠如弘曆所料,蘇玉珊還真不喜歡管這些事,太后全權處理,她樂得自在。

得閒時,弘曆詢問老五的意思,說是再給他賜個側福晉,弘晝當即擺手,“皇兄,我那福晉什麼性子您應當清楚,您不是想害臣弟家破人亡吧?”

實則弘曆也就是逗逗他,弘晝拒絕得乾脆,弘曆也就沒強求,“機會給你了,是你不要,別到時候說朕小氣。”

弘晝不願再納側福晉,弘曆事先與太后申明,太后還覺得不可思議,“老五不是一向愛美人嗎?這屆秀女中貌美的不少,他不挑一個?”

弘曆也沒明言,總不能說老五怕媳婦兒吧?若是這麼說,太后又該對老五福晉有意見了。

為打消太后的疑慮,弘曆只道弘晝最近一改頑劣,開始悉心處理政務,對男女之情不感興致,是以暫時不願納側福晉。

那可真是太陽打西邊出來啊!不過弘晝肯專心政務是好事,畢竟他們是兄弟,弘晝若是能收收心,幫幫弘曆,那自然是極好的。

二月二十八這天,是殿選之期。

弘曆雖不記得這些秀女的模樣,但人數他還是有印象的,原本只剩二十二名秀女,今日卻來了二十八位。

弘曆問及太后,方知其中六名是各地官員從民間選出來的佳麗,大都是漢人出身。

漢女不能正式參加選秀,但各地官員為皇帝著想,會想盡辦法蒐羅美人,往皇宮裡頭送,漢女不必在意家世,只注重相貌,當年的蘇玉珊便是以這種方式被選中,而後又被雍正賜予弘曆,陰差陽錯成就了一段姻緣。

弘曆一直寵愛蘇玉珊,太后便想著兒子應是喜歡漢家女,特地挑了六位,供皇帝擇選。

妤瑛心道:一個蘇玉珊還不夠嗎?太后又找那麼多漢家美人作甚?

高琇雯自是懂得太后的心思,太后這是打算找人分寵呢!太后這棋下得妙,就是不曉得皇上會不會中招。

蘇玉珊本就是漢人出身,對於這樣的制度,她的心緒很複雜,她是穿越而來,原主的很多事她都不知情,但她知道原主曾經是有心上人的,卻被迫跟了弘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