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為母親,蘇玉珊自是能想象得到,孩子生病,做母親的會是怎樣的揪心,眼下這情形,她當然不會攔著,

“四爺還是去看看小格格吧!有您陪著福晉,福晉也不至於驚慌失措。”

點了點頭,弘曆囑咐道:“你先用膳,不必等我。”

道罷弘曆又去往嵐昭院詢問情況,太醫的意思是再等等,小格格不吃奶水便罷,先喂些水即可,不必著急換藥。

弘曆遂勸妤瑛別太緊張,“宋太醫診治嬰孩很有經驗,咱們還是聽從醫囑,耐心等著。”

大夫已經換了三個,眼下沒有其他的好辦法,妤瑛只能繼續等待,她心焦氣躁,不願用膳,弘曆耐著性子在旁規勸,

“孩子的病不是一時半會兒就能好的,我知道你很擔心她,可若想陪著她,你就得先照顧好自己的身子,你若不吃不喝,病倒了,哪還有精力照顧女兒?”

妤瑛的黛眉化作一團濃霧,始終舒展不開,“您說的我都懂,可我心慌難安,實在吃不下。”

“吃不下也得勉強用些膳食,即便不是為自己,為了孩子你也得保持體力。”

弘曆勸了許久,妤瑛這才勉強隨他出去,用了小半碗米飯,喝了幾口湯,而後又繼續回去守著女兒身邊,彷彿只有親眼看著孩子,她才能稍稍好受些。

府中設有佛堂,妤瑛特地去往佛堂跪了一個時辰,祈求菩薩保佑女兒能儘快好起來,然而又拖了兩日,這孩子的病卻遲遲未能痊癒,常常是夜裡退燒了,清晨又發熱,如此反反覆覆,連太醫都開始焦灼,始終查不出病因。

眼瞧著福晉憂心如焚,崔嬤嬤忍不住提議,“這種狀況著實怪異,指不定小格格是染上了什麼髒東西,要不請個薩滿巫師來瞧瞧吧?”

太醫束手無策,妤瑛走投無路,只能與弘曆商議,試試這個法子。

弘曆對那些個巫師沒什麼好感,但念在她救女心切的份兒上,也就沒攔阻,準她去請巫師。

妤瑛沒敢耽擱,當天晚上就差人請了巫師過來給小格格做法。

巫師在小格格的房中擺了很大的陣仗,只見他手持文王鼓和打神鞭,半闔著眼眸,搖頭晃腦,振振有詞的唸叨著什麼。

弘曆聽著只覺頭疼,卻又不能離開,只能強忍著不適繼續坐在這兒。

兩刻鐘後,巫師才停歇下來,用滿語對四阿哥和福晉說,他已與神明溝通,神明說是府中有人八字與小格格相沖,是以小格格才會魂不附體。

當巫師寫下對沖的八字,讓人去尋找時,崔嬤嬤接過八字一看,眼珠一轉,輕咦出聲,

“這……這不就是小阿哥的八字嗎?原來是他克了小格格啊!”

乍聞此言,弘曆眼風一掃,凌厲如刀鋒般刮在崔嬤嬤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