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回 我的夫君是乾隆?(第1/2頁)
章節報錯
秋高雲倦,庭深花繁,聽風閣中,一名梳著雙髻的丫鬟掀開霧藍色的團花棉簾,進得裡屋,低聲請示著,
“格格,該用膳了。”
鏤空雕花窗欞邊坐著一位身著湖綠色大襟氅衣的女子,以手支額的她星眸半闔,黛眉隱憂。
猶記得三日之前,最初聽到格格這個稱呼時,蘇玉珊還以為自己穿越成了清朝的公主,皇帝的掌上明珠,後來她才明白,格格是對皇室貴族家中女眷的稱謂,而她,所謂的蘇格格,便是四爺的使女。
現下是雍正四年,那麼丫鬟常月口中的四爺肯定不是指的胤禛,而是胤禛之子,四阿哥弘曆。
也就是說,她穿越成了弘曆的潛邸侍妾?
出於好奇,她很想看看這位未來的乾隆帝究竟是何等的龍章鳳姿,然而她已穿越到此三日,至今仍未見過弘曆。
在這三日裡,她逐漸摸清了自己的境況。
弘曆尚未娶福晉,府中共有六位使女,她們要麼是滿洲貴族之女,要麼隸屬漢軍旗包衣,即便是那位漢女陳格格,亦是出身官宦之家,唯獨蘇玉珊,竟是來自蘇州的普通民女,父親既不經商,也不做官,所以她到底怎麼進的四阿哥的府邸?
難不成是靠臉?江南女子的靈動柔婉在一眾京城女子中的確是特殊的存在,除此之外,她實在想不到原主成為皇子使女的緣由是什麼。
蘇玉珊並無原主的記憶,常月也是才被派來伺候她的,對她的過往並不熟知,她若多問,非但得不到答案,反而會引起旁人的懷疑。是以她決定多聽少說,儘量從旁人的話中提取有用的訊息。
淨罷手後,蘇玉珊來到桌畔坐下,手持白瓷荷花湯匙,輕輕攪動著碗中的白粥,而後舀了一小勺送入口中。
入口的一瞬間,蘇玉珊秀眉頓蹙,“這粥怎的又是溫的?你沒跟後廚的人說嗎?”
已然入秋,天逐漸轉涼,昨兒個她吃的便是溫粥,害得她腹痛了一整日,她以為後廚只是一時失誤,今日又是這般,當真讓人惱火。
她不要求什麼山珍海味,但最起碼得保證是熱粥熱菜,不鬧肚子吧?
常月面露難色,不敢把後廚那些人的難聽話講與她聽,拐彎抹角地提醒道:
“格格,恕奴婢多嘴,後廚的那些人也是看菜下碟,前幾日四爺來您這兒,您卻沒把握機會,惹惱了四爺,四爺沒與您圓房就走了,這事兒已在院中傳開,後廚的人看您不得四爺歡心,自然不會盡心伺候。”
原來原主跟四爺吵架了啊?據常月所言,當時下人們皆被打發出去,無人知曉兩人為何而爭執,蘇玉珊才穿越過來,她更不可能知曉內情,不知因由,這矛盾又該如何解決?
正思量間,但聽常月又道:“格格,奴婢說話直,您別介意,您初入京城,不比其他的使女,沒有家世做倚仗,您唯一能依靠的便是四爺的寵愛,只要四爺常來這兒,旁人便不敢怠慢。”
爭寵似乎有些費神,她懶得去籌劃,但常月的話不無道理,眼下這情形,她怕是回不去現代了,原主這身子骨兒本就有些嬌弱,她若日日喝溫粥,吃冷盤,身子極易垮掉。
對蘇玉珊而言,穿戴可以將就,但吃食絕不能將就,為了能喝上一口熱粥,她決定努力一把,向四爺靠近,為自己的小日子謀取福利。
可四爺不來她這兒,她一個不得寵的使女,沒資格去找他,最棘手的是,她根本不瞭解兩人的矛盾根源,該從何下手,這是個問題。
原主的人生她不瞭解,與其瞎猜偽裝,被人拆穿,倒不如就此抹去,在一張白紙上續寫。
星眸微轉,蘇玉珊靈光一閃,已然想到應對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