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帝統一六國,曾經紛爭不斷的土地,後來盡歸一人所掌握。後世之人方才有了統一的概念,想要將天下的土地盡歸一人所有。

生前的萬里長城,如今仍屹立在京都,由後人前往一步一印,體會那等萬里山河的雄壯。而死後的埋骨地,也是盡世間的想象於一體,開闢了驪山,作為其長眠之地,也為後人留下不解之謎。

因其選擇驪山的深層用意,後世方才能見到秦始皇陵與秦兵馬佣,這震驚世人的修築工程。

遠在京都的萬里長城,喚靈也是去過的,專門挑了一個節假日去,那叫一個人山人海,光顧著避讓行人,都沒能好好的領略長城之上的風光。

還是最後爬上了最高處,這才看出些不同來。

縱眼望去,似是河山盡在隻手掌握。而肉眼所能見和長城,也如一條伏臥的長龍,首尾皆隱沒在這無限秀麗的江山之中,令人為之心折。

若修一座萬里長城,只為了享受那股天下盡在手中的感覺,只能說我等的眼界不如始皇,當時的內憂外患的,修的長城防的自然是那外患。

不止修了長城,也留了大將鎮定。

如今千年過去,萬里長城仍屹立不倒,故人卻是早已不知去向了何處。只能從他們留下的東西里,尋到一絲過往他們生活過的痕跡,來窺探他們的智慧。

那長城的每一寸土地,雖然不是始皇走過的,但是那是當時的人們,用雙手修築的,還有後來享其成的後人,他們的足跡也踏遍了長城。

若干年後,我輩亦如是。

一道長城便載了上下千年的風情。

偏遠一些的驪山亦如是。

雖說墓地說來總的有些不吉祥一般,可那是帝王陵又另當別論了,況且一塊墓地倘若好風水,也是會惠及真心守護陵墓的人。

只消說是秦始皇帝陵,便有前赴後繼的人前來。

有那想要研究千年前風情人物的學究,也有單純仰慕始皇帝為人,還有學了‘史實’想要前來唾罵一番,如此云云皆有之。

喚靈覺得他好像哪種都不是,又想不出個所以然來,而且今天來這裡還是翹班來的,腦子裡能想的東西,還是可以放一放的,腳踏實地來看的,那是錯過一次少一次。

這麼一想就覺得不能再耽擱時間了,之前的躊躇也在瞬間變成了向前衝。

還在雲遊狀態的青山,見身邊的人快得好像就剩下了殘影,不由得著急,實在是一道來看的人太多了,讓他有些跟不上,放聲喊吧,人山人海的情況下誰知道你扯著嗓子在喊誰呢。

早先聽人家說的先去看了兵馬佣,到下午快天黑再過來,逗留的人就少了泰半,那時過來才輕鬆呢,現在人擠人,讓他怎麼追啊。

悔死了的青山感覺又要和自家靈師叔分別的時候,遠遠就見到喚靈停下來了,還沒流出來的眼淚那是嗖的一聲又憋回去了。

少年不易,且行且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