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不忘(第1/2頁)
章節報錯
“什麼”四個下意識的齊聲問道。
喚靈回身指著不遠處,連綿起伏的龍頭村墳場,道:“這地方有靈,不應該受人遺忘啊。”
四人:......我們早就知道有靈了,哪裡會忘記。
但是很快他們就知道,喚靈說的就不是這麼回事了。
喚靈看幾人不以為然意的樣子,又道:“剛才我說的關於氣的理論,那也是老祖宗觀測天地之後,大自然饋贈他們,留下來的知識。”
幾人連連點頭。
吳婕撓了撓後腦勺,問道:“可是這和我們記得這塊地方有什麼關聯啊?”
雖然這個問題也是另外三人心中所想,但是不用自已去問的感覺實在太好了。個個都把耳朵豎起來,生怕聽不清回答。
喚靈也不在乎這些,他道:“你們還記得,清明才過去沒幾天吧。”
四個人再次一起點頭,確認這個沒有問題。
喚靈又說道:“清明是二十四節氣之一,也是老祖宗他們觀測天地,得出來的一部份。
‘古代曆書所說的“清明風”是來自東南方,東南方即《周易》所說的巽方。
《周易》又有萬物“齊乎巽”之語,“齊”即“潔齊”之意,清明時節一到,氣清景明,萬物皆顯,這就是“清明”得名之由。
按《國語》曰,時有八風,歷獨指清明風,為三月節。
此風屬巽故也。萬物齊乎巽,物至此時皆以潔齊而清明矣。
“清明”的含義是氣候暖和,草木萌動,杏桃開花,處處給人以清新明朗、欣欣向榮的感覺。此時氣候清爽溫暖,萬物“吐故納新”,草木始發新枝芽,萬物開始生長,大地呈現春和景明之象。”’
所以老祖宗留給我們的清明,既是掃墓祭祖,又有踏青郊遊的意思,就是來源於此。這是一個掃墓祭祖的肅穆節日,也是人們親近自然、踏青遊玩、享受春天樂趣的歡樂節日。
後世又有清明時節雨紛紛的說法,這些都是先人的智慧。”
康輝適時問了一句,“小師父是要讓我們繼承先人的遺志嗎?”
喚靈並沒有直言,而是“這些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但是又切身存在於我們身邊,經過歷史長河千百年來,一直沒有變過的,用現在的話說,那叫文化遺產。
也是先人留給我們寶貴財富,應當守護的。現在因為一些人的自私,就破壞了環境,從而使節氣的預測,都不太準確了。
就像龍頭村已經好多年頭,在清明沒有下過雨了,是一個道理。
而且還有更重要的一個理由。”
聲音戛然而止,聽入迷的吳婕根本沒有反應過來,反觀之,康逃和耿微微也一個樣,果然還是人太年輕了啊,耿老太爺捋捋被風吹亂的鬍子,自得的想道。
這會兒耿老太爺給人的感覺,和喚靈是一樣的,只是一個年輕些,一個年長些,兩人頗俱道骨,他道:“小師父的理由,是不是和我們先人的靈識有關?”
“耿老太爺高見,清明乃是根據天地規則,衍生出來的節日,也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後人不說嚴格遵守,也不應當遺忘了這些文明。
而且你們先人想做的事,也不是表面那麼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