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上半推半就,好像有點兒為難的喚靈,就這樣被耿老太低帶到了字帖的跟前。

比起剛才的遠觀,這時候的近看,真的讓喚靈震驚了,饒是已經有了心理準備,但是靠近之後才發現,近觀給他的震懾。

進門的時候,在門口看過來,只是粗略一掃,喚靈就被吸引了心神,隨後在兔毛筆的一陣吵鬧之中收回了心神。

這才將注意力轉到那位,經歷在死亡邊緣徘徊,又神奇活過來的耿老太爺。

喚靈的瞳孔驟然一縮,好像見到了什麼驚奇的事,想要找個理由支開耿微微小夫妻,耿老太爺特別體貼的就把倆人攆出去了。

也不知道位耿老太爺想要做什麼,喚靈也不著急點破,假裝有些為難的跟在身後,靠近那幅字帖。

之前還有些穩重的喚靈,走近看到字帖的時候,整個人都不能再好了,之前還以為是網上流傳,還有專家鑑定的那種,後人臨摹的。

而臨摹本,其中以神龍本為最佳。

此帖用筆以中鋒為主,間有側鋒,筆畫之間的縈帶,纖細輕盈,或筆斷而意連,提按頓挫一任自然,整體佈局天機錯落,具有瀟灑流麗、優美動人的無窮魅力。

就這也足夠轟動後世人了,因為神龍本的最接近原創,讓後世人能看到王羲之的神韻,雖然沒有像足了十成十,也有八九分,所以剛才喚靈才會看走了眼。

而且這哪裡是什麼臨摹本,根本就是王羲之本人的《蘭亭序》啊。

全文二十八行,共三百二十四字。字帖通篇遒媚飄逸,字字精妙,點畫猶如舞蹈,有如神人相助而成。但凡是學習書法的人,都會一見而傾心,不可自撥。

王羲之的書法技藝出神入化,行文如同行雲與流水,洋洋灑灑如同跳舞一般的筆法,為後世留下了書界的極品。

當之無愧的“中國行書第一帖”啊。

所以這耿老太爺是怎麼得到,這一張下落成迷的字帖的。

喚靈雖然記不起自己身處什麼時代了,但是那位青銅老鼎的年代,比起王羲之等人,應當是更為久遠的。

但是這不妨礙瞭解過往歷史,也為了更好融入二十一世紀的喚靈,對後世人的崇拜,還有喜愛啊。雖然這後世人,對於現代人來講,也是古人。

可是和喚靈沒有關係啊,就是喜歡呀,不然怎麼會留下兔毛筆呢,除了閤眼緣,還有她會寫字啊,就好像自己曾經看誰,也曾筆墨風流過似的。

對於蘭亭序,喚靈幾乎是一眼就喜歡上了,只是一直無緣得見真跡,只是在網上、書上還有博物館裡,見過一些臨摹本,心裡始終有遺憾的。

只不過誰能告訴他,為什麼真跡就這樣,突兀又自然的呈現在眼前。

宛如仙人跳舞的真跡,三迷五道的喚靈,連自己過來做什麼的,都被這巨大的衝擊,打得一團散亂,幾乎找不到東南西北。

喚靈的內心是崩潰的,差點兒就產生一個犯罪的想法:現在衝上去,取走這字帖,拔腿就跑,還來得及嗎?

啊,天啊,夭壽啊。

為什麼讓我遇見如此難以抉擇的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