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無盡之城曆元年第三天,唐錦已經籌劃好了關於全年齡段擂臺賽的形式。

他將擂臺賽分為三個等級,對應中階、高階、超階級別的法師。

而每個等級的賽事會有不同舉辦週期,例如中階級別便是一週一次,高階一月一次,超階一季一次。

由這三個賽事——無盡周賽、無盡月賽、無盡季賽——來點燃無盡之城永遠不停息的戰鬥火焰。

整體的擂臺賽以簡單的1v1晉級賽為基礎,不要報名費、不限報名人數、不限年齡。

在這個基礎上再根據各個實力階層的特點追加一些規則。

以目標人群是中階法師群體的無盡周賽為例,從最開始的第一輪1v1晉級賽,一直持續到最後的決賽,全部一場決勝負。

如果剛好是2的十次方,即1024個人報名,則從第一輪開始隨機匹配對手,勝者晉級下一輪,一直到第十輪便是決賽。

而賽制的獎勵則是穩定按倒數後四輪,也就是前十六算。

至於獎品,也不花裡胡哨,直接給錢。

第9至16名1000W。

第5至8名2000W。

第3至4名3000W。

第2名5000W。

第1名1E,剛好夠一個星河之脈。

就這麼簡單粗暴,如果多設幾個擂臺,中階級別的戰鬥,打得快的話半天甚至就可以打完。

輸了也不要緊,這裡沒有什麼復活賽,但每週舉辦一次。

這次輸了,下週再來便是,無盡之城永遠歡迎挑戰者。

而且無盡周賽完全隨機對手,不刻意避免強者在前期對決。

一箇中階級別的擂臺賽,舉辦頻率又這麼高,不加點運氣成分怎麼行呢。

一些實力比較低的選手靠運氣進了十六強、八強、甚至四強,那都是人們喜聞樂見的事。

對於搞氛圍這種事,唐錦輕車熟路,他還打算在望角的深淵之門旁邊,立一塊無盡玄榜。

這個榜顯而易見是針對中階而設的,但不是根據實力排名,而是根據一次無盡周賽PK的勝出輪數排名。

一個十輪賽制的冠軍,是會被排在一個十二輪賽制的亞軍之下的,因為這個亞軍實際上贏了十一輪。

這樣設計的榜單便避免了中階實力區別不大,很難界定前幾的問題。

變成了一個充滿不確定性但又有一定說服力的榜單。

要知道光魔都的中階就有十萬。

等到無盡周賽的公信力得到了認可,來參賽的人只會越來越多。

也因此會產生更多的輪數,刺激所有的中階強者向更高的輪數挑戰。

這甚至會改變整個中階法師實力的衡量標準,以後問一箇中階法師實力,那都是問:

你幾輪啊兄弟,七輪啊?那你不如我啊,我八輪。

誒你說我狗屎運?那你去狗屎個八輪試試嘛。

諸如此類。

只要把這個舞臺給搭起來了,它就是一箇中階法師的名利場,刺激著中階法師不停地去追逐。

刺激他們去外面歷練,然後回到無盡之城挑戰,拿到榮耀,或者品嚐失敗,然後受到刺激再進行下一階段的歷練,不斷迴圈。

如果在這個歷練中,不小心突破到高階了,沒關係,還有無盡月賽等著呢,那又將是一個全新的輪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