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爾莎的北上之旅,相當地順利。

十分平安地抵達了他們的目的地——神聖希蘭帝國境內的塔廷平原。

瓦希裡與伊爾莎近乎是在同一時間抵達了塔廷平原。

在伊爾莎蒞臨塔廷平原的翌日,瓦希裡也在一堆衛兵的保衛、簇擁下抵達塔廷。

而伊爾莎的計劃也進行地相當順利。

從頭到尾,伊爾莎都以一副十分謙卑的姿態對待瓦希裡。

比如——二人的椅子本應是平排的,伊爾莎特意將她的椅子往後挪一挪,讓自己的位置位於瓦希裡稍後一些的地方。

在舉行宴會時,伊爾莎也不斷親自給瓦希裡倒酒。

同時,伊爾莎也在各種場合下,不斷誇讚著瓦希裡、誇讚著神聖希蘭帝國。

面對著伊爾莎這謙卑的態度,最好面子的瓦希裡暗爽不已。

暗爽不已的瓦希裡並不知道——在他陶醉於佈列顛尼雅帝國的皇帝對他的謙卑態度時,佈列顛尼雅帝國的皇帝一直在心中瘋狂冷笑,暗罵瓦希裡愚蠢。

同時也暗罵神聖希蘭帝國中央的大臣們很愚蠢。

反對兩國結盟的大臣很多。

但贊成兩國結盟的大臣也不少。

在神聖希蘭帝國中央,有超過一半的大臣都同意讓兩國結盟。

這些贊成結盟的大臣,都被班克羅提出的那種種好處給打動了。

從紙面資料來看——佈列顛尼雅帝國提出的種種好處的確是相當誘人。

把穆哈維茨要塞歸還給神聖希蘭帝國、與佈列顛尼雅帝國一起瓜分法蘭克帝國的肥沃土地。

這2條好處中的任意一條,都極具誘惑。

這些人之所以會贊成兩國結盟,還有很大一部分原因,便是因為他們不相信佈列顛尼雅帝國在攻滅法蘭克帝國後,還會調轉兵鋒進攻他們。

若是在攻滅法蘭克帝國後,調轉兵鋒對付他們,便代表著——佈列顛尼雅帝國打算讓全大陸僅剩他一個帝國。

雖然這片大陸除了四大帝國之外,還有很多小國家,但在把羅林帝國、法蘭克帝國、神聖希蘭帝國都滅了的情況下,也跟統一全大陸沒有什麼兩樣了。

上一個以統一全大陸為最終目標的人,是一千多年前的“騎士王”阿瑟。

自阿瑟暴病而亡後的這一千年來,再無人有此宏願。

可能有人曾經想過要統一全大陸吧,但也只是想過而已,但無人有過類似的動作。

因為太久沒人嘗試過統一大陸的壯舉了,所以絕大部分的人的思維都已經定性了。

不可能會有哪個瘋子會想要統一全大陸的——這便是現在絕大部分人的想法。

不相信會有這樣的瘋子,同時也不相信這樣的瘋子會具備統一全大陸的能力。

所以神聖希蘭帝國中央的絕大部分君臣——包括那些反對兩國結盟的大臣在內,都不認為佈列顛尼雅帝國在攻滅法蘭克帝國後,會對他們神聖希蘭帝國出手。

那些反對兩國結盟的大臣之所以會反對結盟,也並不是因為害怕佈列顛尼雅帝國會在法蘭克帝國滅亡對他們展開進攻。

絕大部分的反對結盟的大臣,僅僅只是認為佈列顛尼雅帝國給的好處還不夠多,所以反對結盟而已。八一中文網

神聖希蘭帝國中央的這些大臣們都沒有想到——佈列顛尼雅帝國的伊爾莎,就是那個自阿瑟之後的第2個企圖統一全大陸的“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