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佈列顛尼雅帝國,境內某處。

一支浩浩蕩蕩的騎兵隊馳騁著。

這支浩浩蕩蕩的騎兵隊分成了數支各司其職的小隊。

一支小隊負責在前方開路。

一支小隊負責斷後。

一支小隊則負責拱衛一輛造型精緻、豪華,由足足4匹白馬拉著的馬車。

馬車內,則坐著一男一女二人。

“陛下……”車內那男人用遲疑的語氣朝坐在他對面的年輕少女說道,“我還是覺得很不爽……論國力,我佈列顛尼雅帝國遠在神聖希蘭帝國之上,但我們竟然還要以神聖希蘭帝國為尊,這實在是……”

這名青年的話音剛落,坐在他對面的少女便笑了笑:

“恩利,放輕鬆,這只是小小的犧牲而已。只要我們在明面上稍微示弱一些,就能破壞神聖希蘭帝國和法蘭克帝國的同盟,並和神聖希蘭帝國結成新的同盟——這簡直賺翻了啊。”

坐在車廂內的這一女一男,正是佈列顛尼雅帝國的皇帝——伊爾莎。

以及國立皇印騎士團的副團長——恩利。

此時此刻,恩利正指揮著他們國立皇印騎士團的5000騎兵護衛伊爾莎北上,前往位於神聖希蘭帝國境內的塔廷平原。

為了以示這聯盟的神聖性與重要性,在瓦希裡同意和佈列顛尼雅帝國建立同盟後,班克羅按照他臨行之前伊爾莎給他的吩咐,主動提出讓兩國的皇帝會面,由兩國的皇帝合力舉辦一個莊嚴的建盟儀式。

兩國決定建立聯盟後,舉行一個莊嚴的建盟儀式——這是一件很常有的事情。

雖然這種事情很常有,但是因為近些年來越來越多的國家嫌舉辦建盟儀式麻煩,所以在近年來已經較少看到有國家舉辦該儀式了。

瓦希裡十分爽快地同意了班克羅的提議。

隨後,班克羅為了以示對神聖希蘭帝國的尊敬,同時也為了強調兩國之間的這一同盟是以神聖希蘭帝國為尊,接著提議建盟儀式的舉辦地點,就設在神聖希蘭帝國境內的塔廷平原。

塔廷平原位於神聖希蘭帝國的西南部,離佈列顛尼雅帝國較近。

算是最完美的舉辦會盟的地點。

伊爾莎和瓦希裡將在這片塔廷平原內會面,然後一起舉行莊嚴的結盟儀式。

在瓦希裡同意建立兩國同盟後,便向他提議舉行一個由兩國皇帝一起參加的結盟儀式——這是伊爾莎給班克羅下的命令。

伊爾莎之所以下這樣的命令,便是為了讓這個聯盟能更加地鞏固,讓瓦希裡能更加相信他們佈列顛尼雅帝國君臣的“誠意”。

在塔廷平原上與瓦希裡會面後,伊爾莎會盡可能地用謙卑的姿態來對待瓦希裡。

在見到佈列顛尼雅帝國的皇帝竟然是如此謙卑的姿態後,好面子的瓦希裡肯定暗爽不已,更加相信佈列顛尼雅帝國的君臣們是誠意和他們神聖希蘭帝國結盟的。

這便是伊爾莎所打的主意。

雖然這麼做的好處多多,但卻需要伊爾莎、需要這個國家做出些犧牲。

有些人便對這種犧牲很不爽。

比如——恩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