嚐到了“大清洗”的甜頭的伊爾莎,更加堅定了展開大清洗的想法,那因抓不到害蘇誠中毒的罪魁禍首的鬱悶之情也因此沖淡了不少。

……

……

遠東大草原,某處——

道道陽光自天空傾瀉而下。

一輛馬車碾過青草,以悠哉遊哉的速度向東行駛著。

馬車只是普通的馬車,負責拉車的兩匹馬也只是2匹普通的馱馬。

駕車的人則比較特殊一些,是一名從外表上看,年紀大概只有16、7歲的少女。

她雙手緊抓著馬韁,以熟練的手法駕馭著身前的這2匹馱馬。

她的駕車手法熟練至極,像極了一名已經有數十年駕齡的老車伕,與她這十幾歲的外表極不匹配。

這輛馬車上除了這名負責駕車的少女之外,還有一名乘客。

這名乘客與負責駕車的人一樣,也是一名少女。

她慵懶地躺在車廂裡,手中捧著一本書在那慢悠悠地翻看著。

書的封皮上赫然寫著這本書的書名:《騎士王傳》。

像是讀到了什麼有趣的部分似的,這名少女大笑了幾聲,然後仰起頭,朝正在駕車的那名少女喊道:

“喂!莉雅,這本新出的以你為主角的傳記,寫得還挺有意思的嘛!寫這本書的人,還挺有水平的!”

“默林,怎麼個有意思法?”駕車的少女……或者說是莉雅,亦或者說是阿瑟,頭也不回地反問道。

被阿瑟喚作默林的少女將視線移轉回手中的書本後,清了清嗓子,順著書上所寫的字句朗聲道:

“阿瑟是歷史上罕見的雄才大略的君主。”

“是目前歷史上最接近‘統一大陸’這一成就的君主。”

“只可惜——從種種跡象中可以看出:阿瑟在她的執政後期漸漸迷失了本心。”

“一直以來順風順水的戰事,以及她麾下那支百戰百勝的軍隊,給了她充足過頭的信心。”

“令她漸漸開始迷信暴力的作用。”

“所以可以明顯看到在她的執政後期,她所下達的種種政令越發地簡單粗暴起來。”

“迷信暴力的阿瑟漸漸招致了太多人的不滿。”

“遭到領內平民百姓們的不滿,遭到自己引以為豪的圓桌騎士們的不滿。”

“最終導致了部分圓桌騎士的叛亂。”

“目前的各種史料,已經有力證明了——發動這場叛亂的圓桌騎士洛妮,便是因為忍受不了迷失本心的阿瑟,才赫然發起這場著名叛亂。”

“儘管阿瑟十分好運地在這場叛亂中活了下來,但沒過多久便因病去世。”

“在阿瑟去世後沒多久,由她建立的這個本就隱患重重的龐大帝國轟然瓦解。”

“可以說——阿瑟一手締造了蘇英蘭帝國的強大,也一手造成了蘇英蘭帝國的崩潰。”

“實在是可惜至極。”

在默林唸完書上所寫的這段關於“騎士王”的評價後,正在駕車的阿瑟嘴角微微翹起:

“迷信暴力嗎……攥寫這本書的人很有水平嘛……這點評非常地一針見血啊……”

“所以我才說寫這本書的人很有水平啊。”默林一邊說著,一邊合上了手中的書,“只可惜——寫這本書的人並不知道:騎士王還沒有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