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對法蘭克帝國的戰事進行到一半時,蘇誠知道帝國中央又徵了一批青壯勞力來運輸補給。

儘管在戰爭開始之前,以蘇誠為首的總參謀部眾參謀擬訂了詳細到足以令人感到窒息的作戰計劃,對展開這場大戰所需的民夫數量也進行了精密的計算,但計劃永遠是跟不上變化的。

在戰爭開始之後,每時每刻都有可能會發生意外。

而這些隨時都有可能發生的意外則會讓原本的計劃完全被打亂。

比如——連下了數天的暴雨,讓道路變得泥濘,讓運輸隊寸步難行。

再比如——某支運輸隊突然爆發了疫情,不僅折損了大量運輸人員,也讓補給沒能按照原定時間送達前線。

再極端一點的——突然發生了地震,而地震發生的地點恰好就是後勤部隊的根據地……

在“守望萊茵”計劃開始後,雖然沒有爆發過什麼大的意外,但小意外卻每日都在發生。

而這些小意外的不斷髮生,令原先制定的作戰計劃不斷偏離原先預定的軌道。

在還未攻到柏盧城下,佈列顛尼雅軍便出現了民夫數量不足的情況。

面對這一情況,伊爾莎緊急下達了動員,在全國範圍內又徵召了一批民夫送上前線。

蘇誠知道有再一次徵召民夫的這檔事,但他並不知道具體徵召了多少新民夫。

因為徵民夫這件事根本不歸蘇誠管。

不僅徵集民夫這事不歸蘇誠管,就連指揮民夫運糧這事也同樣不歸蘇誠管。

按照佈列顛尼雅帝國的軍規,統管前線作戰的人一般不管後勤運輸,統管後勤運輸的人一般不指揮前線作戰。

在“守望萊茵”計劃中,統管後勤部隊的人,是加百列騎士團的副團長。

蘇誠只有在戰爭剛開始時才知道參與後勤運輸的民夫有多少。

在戰爭開始後,減員了多少民夫、新增了多少民夫,蘇誠就不太瞭解了。

蘇誠萬萬沒想到——中央竟然在戰役中期又動員了這麼多的青壯勞力上前線……

一般來說,中央都會先動員那些較貧困地區的青壯年們。

每位被動員上前線的民夫,都能得到一筆金錢獎賞,這筆金錢獎賞對於那些貧困地區的青壯年們來說,有著致命的吸引力,所以對於被徵召上前線此事會更加地積極。

先動員貧困地區的人,後動員富裕地區的人——這已經成了佈列顛尼雅帝國的慣例。

此處是佈列顛尼雅帝國南方最富裕的索瑪郡。

就連索瑪郡的青壯年們也被徵召一空……蘇誠已經不敢想象其他較貧困的地區會是一副什麼樣的模樣……

就在蘇誠還未從剋夫剛才的話中緩過神來時,剋夫又發出了一聲感慨。

“幸好我們國家這些年在西部地區建了大量種植園啊。”

“託了種植園,以及新大陸的那些土著的福,讓我們這些年的稅收減免了許多。”

“也幸虧是現在的稅賦沒有以前那麼重了,否則在現在這種缺少青壯勞力的情況下,我們可能連稅都交不起了。”

剋夫沒有注意到蘇誠他那微微一縮的瞳孔,而是繼續自顧自地說道:

“我們陛下的那營建種植園、抓新大陸土著來當奴隸的政策,實在是太英明瞭。”

“不知道有多少家境貧寒的農民因這一政策收益。”

“有這些新大陸的土著幫我們種地,我們這些農民的壓力減少了不知多少,每年要交的稅只有以往的一半。”

“我聽說——當年陛下決定實行這一政策時,有不少人表示反對,覺得這種政策太殘酷了。”

說到這,剋夫的臉上佈滿了不屑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