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威利......

威利是米迦勒騎士團的副團長,阿爾伯特跟他並不怎麼熟,僅僅只知道他是個才能與天賦都並不俗的年輕人,是蘇誠的左右手。

在阿爾伯特的認知中,哈利與威利的才能也許是不相伯仲。

但論經驗,肯定是哈利遠勝於威利。

哈利已經是個頭髮、鬍鬚都已變白的老將,而威利只是一個今年還不到40歲的年輕人。

他們佈列顛尼雅帝國已經在這場“滅南戰爭”中佔盡了優勢。

只需要穩紮穩打,滅亡羅林帝國便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所以他們接下來的戰鬥,已經不需要再搞任何軍事冒險。

只需要按部就班地攻下奧爾良,然後按部就班地透過奧爾良南下,最後再按部就班地攻下圖黎就可以了。

因此,阿爾伯特選擇了哈利。

選擇了戰場經驗更豐富的哈利。

站在阿爾伯特的視角來看,他選擇哈利來當新的全軍總帥無可厚非。

但米迦勒騎士團諸位騎士們可就不這麼看了。

跟隨著威利一起參與此次滅南戰爭的米迦勒騎士團騎士中,有相當一部分人對阿爾伯特的這個決定不滿。

這些米迦勒騎士團的騎士很清楚自家騎士團的副團長的本事有多大。

是連誠團長也不止一次盛讚的俊才。

在他們眼裡,讓威利擔任此戰的總帥,一點問題也沒有。

“阿爾伯特在偏袒自己人,故意讓他們拉結爾騎士團的副團長來擔任此戰的總帥,讓他們拉結爾騎士團的人來拿最大的軍功。”——這一觀念,在米迦勒騎士團的諸位騎士中飛速傳播著。

在察覺到有不少騎士都帶著這樣的觀念後,威利立即出手制止,讓大家不要再傳這樣的謠言。

威利相信阿爾伯特是不會做出這種事情的。

讓哈利擔任全軍總帥——肯定有阿爾伯特他自己的道理。

儘管明白這一道理,威利還是不禁感到些許憤懣。

威利在成為蘇誠的左右手之前,便是小有名氣的俊傑,在蘇誠還未嶄露頭角之前,給軍中的年輕騎士們排個位的話,肯定是艾麗莎和恩利爭奪第1位和第2位,而威利他穩居第3位。

在成為米迦勒騎士團的副團長、成為蘇誠的左右手後,威利更是跟隨著蘇誠南征北戰足足8年。

“霸王反擊”、“極光”攻勢、“衛國大戰”......這些足以載入史冊的大戰役,威利一個沒落,全部參戰過。

有著出色的才能與彪悍的戰績撐腰,威利自然有著股傲氣。

阿爾伯特將總帥之位交給哈利,而不是交給他——威利自然是不可能毫無怨言的。

但現在正處於滅南戰爭的緊要關頭,哪件事輕哪件事重——威利還是分得清的。

他不願成為破壞此次滅南戰爭的國家罪人,因此為了維持騎士們之間的團結,他暗中下令,不再讓米迦勒一系的騎士們再討論此事。

儘管遭到了威利的禁止,但米迦勒一系的騎士們那躁動的心,可不會因為威利的禁止而平復下來......

......

......

在阿爾伯特退往後方養傷,哈利接任全軍總帥之位後,全軍有條不紊地繼續趕往奧爾良。

終於——佈列顛尼雅帝國的15萬大軍順利地在預計的時間內,抵達了奧爾良城下。番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