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不可能贏的……”

一顆接一顆的淚珠從約澤夫的眼眶中滾落。

屢戰屢敗,從開戰至今一直敗到了今天,而自己這最後的努力——夜襲佈列顛尼雅軍西路軍軍營的計劃,也因佈列顛尼雅軍那密集的斥候偵察網而宣告失敗。

約澤夫的鬥志已經被摧毀。

他已經失去了和佈列顛尼雅軍戰鬥並勝利的意志和信心。

在佈列顛尼雅軍壓倒性的戰力優勢下,他現在甚至連反抗的心都沒有了。

那些追擊他的騎兵,終於如約而至。

衝在最前頭的騎兵,將手中的長槍往前刺出,刺穿趴在泥濘土地上的約澤夫。

那動作,就像踩死地上的臭蟲一般。

……

……

“維羅妮卡”計劃——對如何滅亡羅林帝國而設計出來的周密作戰計劃。

儘管總參謀部的諸位參謀們花去了大量的時間,才終於將“維羅妮卡”計劃制定完畢,但“維羅妮卡”計劃的大概步驟,其實就只有3步——

第一步:攻破北方防線。

第二步:攻陷奧爾良。

第三步:攻陷圖黎,結束戰爭。

這3步便是“維羅妮卡”計劃大體步驟。

自8年前與羅林帝國簽訂了那對羅林帝國來說,無疑是喪權辱國至極的《特路瓦條約》後,羅林帝國中央將帝國北方的7個省份統統割給了佈列顛尼雅帝國。

北方7省不僅僅是羅林帝國重要的經濟發達地區,還是羅林帝國重要的北方屏障。

將這些領土統統割給佈列顛尼雅帝國後,便代表著羅林帝國將自己重要的屏障送給了佈列顛尼雅帝國,而自己將陷入無險可守的窘境。

也因如此,帝國國內的不少仁人志士一直渴望著收回因《特路瓦條約》而丟失的這些領土。

儘管在北方7省丟失後,羅林帝國緊急修繕了靠近北方過境線的每座城池,將那些大城統統要塞化。

但是論整體的防禦效果,肯定是不如他們北方7省還在時的那北方防線的。

“維羅妮卡”計劃的第一步,是總參謀部……不,應該說是伊爾莎、卡米爾、以及帝國的絕大部分文臣、騎士,都公認的最簡單的一步。

打從一開始,佈列顛尼雅帝國的君臣們就沒有將羅林帝國北方防線的防禦放在眼裡。

攻破羅林帝國的北方防線,對佈列顛尼雅軍來說並不是什麼難事。

難的是下一步。

就和計劃的第一步是大家公認的最簡單的一步一樣,計劃的第二步——攻陷奧爾良,也是大家公認的最困難的一步。

在丟失了北方7省、羅林帝國的北部陷入無險可守的窘境下,大城奧爾良——便成了阻止佈列顛尼雅軍南下進攻圖黎的最後一道屏障。

奧爾良並不是什麼要塞。

但論堅固性,奧爾良並不比大陸各國上的任何一座要塞差。

奧爾良是羅林帝國數一數二的大城,有著遠高於、也遠堅固於其他普通城池的城牆。

只要有足量數量計程車兵進駐,奧爾良便能化身為堅固的銅牆鐵壁。

同時——論重要性,奧爾良也並不比阿瓦隆要塞、穆哈維茨要塞這樣的超級要塞差。

尤其是在羅林帝國的北方已經沒有任何天險、佈列顛尼雅帝國的軍隊可以隨時隨地打穿羅林帝國的北方的今天。

奧爾良坐落在一個極其重要的戰略要點上,恰好就坐落在前往圖黎的必經之路上。

可以說——不攻破奧爾良,就沒有辦法進攻圖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