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接一支的艦隊前往新大陸。

然後將新大陸的原住民和黃金一批接一批地拉回來。

這些被抓到佈列顛尼雅帝國的原住民,統統被趕到建在帝國西部的那一座座種植園中,讓他們充當種田的奴隸。

他們將不會再有什麼璀璨的人生,他們餘生的工作只有一個——幫佈列顛尼雅人種地。

辛辛苦苦種出來的糧食,也都不會歸他們所有。

他們辛苦種出來的九成以上的糧食,都會被中央收繳。

只留下數量極少、僅夠他們溫飽的糧食供他們生存、然後繼續幫佈列顛尼雅人種地。

這種把人抓來當終身奴隸的政策,殘忍至極。

蘇誠對此厭惡至極。

但這殘酷的政策,卻實實在在地讓佈列顛尼雅帝國的國力得到飛躍。

去年——也就是皇曆297年的糧食入庫量,是皇曆296年的3倍。

這樣的收入,光用“驚人”這個形容詞來對它進行形容,已經有些不夠格了。

種植園的建立,不僅保障了國家的糧食收入,還保障了國家的兵員。

有了大量的來自新大陸的奴隸給他們種田,那佈列顛尼雅帝國自然而然地就不需要這麼多的農民再留在田地裡種地了。

這些解放出來的農民,可全都是優質的兵源。

在去年的皇曆297年中,宮相卡米爾親自領頭,建起了一個小組。

這個小組被人們慣稱為“戶籍小組”。

因為這個小組的主要工作只有一個——重新梳理全國戶籍。

成為佈列顛尼雅帝國的宮相後,在不斷地工作中,卡米爾漸漸發現佈列顛尼雅帝國的戶籍資訊似乎有些陳舊了。

全都是一些好幾年前的資訊。

卡米爾細查下來,才知道為什麼戶籍資訊這麼陳舊——因為自好幾年前以來,佈列顛尼雅帝國幾乎每一年都有些大事要幹。

這些一件接著一件的大事,讓佈列顛尼雅帝國中央遲遲無力去更新國家的戶籍資訊。

在卡米爾……不,應該說——在全大陸的所有有識之士的眼中,佈列顛尼雅帝國現在有3大遠超其他國家的巨大優勢。

第一大優勢——佈列顛尼雅帝國是目前唯一一個有能力派出遠洋艦隊的國家。

因此佈列顛尼雅帝國可以獨佔新大陸、獨佔新大陸的資源。

第二大優勢——連線全國各個要地的“直道”。

“直道”的存在,不僅促進了佈列顛尼雅帝國的商業發展,還令佈列顛尼雅帝國的調兵速度以及輜重的調配速度,達到了一種足以讓人瞠目結舌的境界。

第三大優勢——也是包括卡米爾在內的許多人眼中,佈列顛尼雅帝國最大的優勢:遠比其他國家完善的戶籍制度。

完善的戶籍制度,讓佈列顛尼雅帝國中央能清楚地知道哪個地方的青壯年比較多、哪個地方的男性比較、哪個地方的男性比較少、下一年大概能有多少個新生兒……

知道自己國家到底有多少能夠種地、能夠當兵的青壯年——這可是極其駭人的能力。

卡米爾一直認為——如果佈列顛尼雅帝國日後真的能攻滅三國,起到最大功勞的,肯定不是因為擁有強悍的四大騎士團,或是擁有遠超諸國的物質優勢。

而是這讓帝國中央知道自己國家到底有多少青壯力的“戶籍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