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連質問菲利普為何這麼做的機會都沒有。

他若想知道原因是什麼,那得等到15年之後。

直到那時,他就有機會質問菲利普那時到底是哪根筋搭錯了。

只要他還能活到那個時候。

伊爾莎沒有告訴任何人她是怎麼對付雷恩家族的。

在伊爾莎的命令下,卡米爾也守口如瓶,做好了將此事帶入棺材中的準備。

伊爾莎之所以不願告知所有人事情的真相,純粹是因為——她不想讓人們知道她父親曾經想毒殺她。

不僅隱瞞了雷恩家族覆滅的真相,伊爾莎也隱瞞了她父親的死亡真相。

在孔楠等人全數落網後,伊爾莎便向全國宣佈:佈列顛尼雅帝國攝政王、她的父親——蓋爾•奧古斯都病亡。

這一訊息一出,舉國譁然。

以亞爾弗列德為首的“蓋爾派”大臣因覺得蓋爾死得太蹊蹺了,而紛紛向伊爾莎上疏、向伊爾莎發出詢問。

對於這些人的詢問,伊爾莎統統無視。

只一直對外宣佈——蓋爾已經因胃病遲遲無法治癒而死,目前已安然下葬。

白央宮的廚師們在得知蓋爾因胃病而死後,一個個戰戰兢兢,生怕伊爾莎怪罪下來。

然而伊爾莎並沒有怪罪他們。

反而還親自見了他們,好言好語地安慰他們,表示她不會怪罪他們。

把白央宮們的廚師們一個個感動地痛哭流涕。

在白央宮中,也因此流傳起了伊爾莎“心善”的這一美名。

對於這一美名,伊爾莎只能無奈地苦笑。

她知道自己才不是因為什麼“心善”才放過了這幫廚師。

而是因為蓋爾根本就不是因為什麼胃病而死、這些廚師們是無辜的,伊爾莎才沒有給這幫廚師下罪。

在獲得“心善”這一美名的同時,伊爾莎也獲得了一個……極其惡劣的惡名——弒父者。

這個惡名,在市井之中、以及一些擁護蓋爾的大臣們之間廣為流傳。

因為蓋爾死得實在太蹊蹺了。

莫名其妙地就病亡了。

因此有些人猜測——蓋爾是被伊爾莎害死的。

因為伊爾莎害怕蓋爾奪走她的皇位。

所以下毒毒死了蓋爾,隨後裝作蓋爾是自己病亡的緣故。

這種說法有理有據,有不少人都對此深信不疑。

漸漸的,“弒父者”這一惡名流傳地越來越廣。

從潘德拉貢流傳到其他城市。

按這個速度來看,只怕要不了多少時間,伊爾莎的這一惡名便要傳遍全國了。

伊爾莎自然是知道自己得到了這樣一個毫無根據……甚至可以說是事實完全顛倒過來的惡名。

不過對於自己的這一惡名,伊爾莎僅僅只是一笑而過。

一來是因為她現在沒有那個閒餘的時間與精力來處理這件事。

二來是因為——在決定收回封臣土地以及建造種植園的時候,伊爾莎就已經做好了揹負比這還要惡劣的罵名的準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