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爾莎、雅各、班克羅、艾麗莎、恩利……等一干人等,正站在潘德拉貢的東城牆之上,遙望著潘德拉貢東部的地平線。

在潘德拉貢東部的地平線上,閃耀著大量如星星一般的燈火。

那是艾倫叛軍的燈火!

2天前,負責監視艾倫叛軍動向的斥候們便向中央彙報——艾倫的叛軍距離潘德拉貢僅剩2至3天的路程。

在得知這一訊息後,眾人便明白:大戰快開始了!

意識到這點的伊爾莎,將那3萬臨時聘來的勞動力解散了,並將這3萬人送出潘德拉貢、送到了安全的後方。

儘管時間很緊張,但這3萬勞動力還是出色地完成了他們的任務,在班克羅等人的指揮下,基本完成了防線的建設。

目前,潘德拉貢僅剩下迎戰叛軍的部隊,再無任何平民還留在城來。

就連絕大部分的官員,也都撤出了潘德拉貢。

還留在潘德拉貢的官員,寥寥無幾。

只有雅各和班克羅,以及另外的那6名軍事參謀。

雅各是此次潘德拉貢保衛戰的總指揮之一,本就應該留在潘德拉貢。

至於班克羅,他可是外交總管兼軍事參謀。

雖然以班克羅為首的所有軍事參謀,都是隻擅長謀略、不擅長指揮,但一些簡單的部隊指揮,他們還是懂的。

潘德拉貢這邊目前最缺乏的,就是懂得指揮的人。

因此,班克羅他們決定留在潘德拉貢,為這場潘德拉貢保衛戰奉獻出自己的所有。

決定留在潘德拉貢的,還有一個大人物。

那就是他們佈列顛尼雅帝國的皇帝——伊爾莎。

在群臣向伊爾莎提議、請求伊爾莎撤離到安全的地方時,被伊爾莎毫不猶豫地回絕了。

“都是因為我的過失,才導致潘德拉貢遭受了叛軍的攻擊,如果我再厚著臉皮逃出潘德拉貢、逃避這場大戰的話,我就沒有資格再做這個國家的皇帝了”——這是伊爾莎回絕群臣們時所說的話。

不論群臣如何苦口婆心地勸說伊爾莎,伊爾莎都不為所動,鐵了心地要和潘德拉貢共存亡。

蓋爾本來也想跟著伊爾莎一起留在潘德拉貢,但卻被伊爾莎拒絕了。

伊爾莎以皇帝的身份,要求身為臣子的蓋爾離開潘德拉貢,不得有任何的異議。

蓋爾雖然是伊爾莎的父親,但他同時也是伊爾莎的臣子。

身為臣子的他,自然無法違抗伊爾莎的命令。

只能無奈跟著群臣離開了潘德拉貢、後撤到了安全的地方。

伊爾莎雖然沒有解釋自己為什麼要拒絕蓋爾留在潘德拉貢,但明眼人都看得出來為什麼——為了不讓他們皇室的直系血脈斷絕。在自己有個萬一的時候,還能有個皇位的繼承人。

站在東城牆之上的伊爾莎,遙望著東部地平線上的星星燈火,喃喃道:

“和叛軍的戰鬥,終於要開始了……”

伊爾莎的話音剛落,一旁的班克羅便接話道:

“到了明天,艾倫大概就會發動進攻了。”

“明天就將是我們的第一場戰鬥,所以不論如何都要打得漂亮呀……”

一場戰役的第一場戰鬥,往往都是雙方都極其看重的一場戰鬥。

因為如果第一場戰鬥打得漂亮的話,將極大地鼓舞軍隊計程車氣。

一場漂亮的首戰——這對於需要打持久戰的伊爾莎等人來說,更是極為地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