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聖希蘭帝國不切實際的自大讓夏德極為不滿、憤怒,因此夏德決定無限期地推遲建成“法希同盟”的計劃。

在神聖希蘭帝國拒絕法蘭克帝國的同盟邀請後,神聖希蘭帝國與佈列顛尼雅帝國的戰爭突然爆發了。

這場戰役,神聖希蘭帝國稱之為“鐵錘”作戰。

而佈列顛尼雅帝國稱之為“霸王反擊”。

在這場戰役中,曾經給法蘭克帝國帶來過奇恥大辱的蘇誠再一次地大顯神威。

經此一役,神聖希蘭帝國損失了一半的海上戰力、三分之一的陸上戰力、就連穆哈維茨要塞這樣的重要據點也丟掉了。

在得知神聖希蘭帝國在蘇誠……或者說是在佈列顛尼雅帝國的手上遭遇了史無前例的慘敗後,夏德感覺非常地爽。

非常地過癮!

有種大仇得報的快感!

對於在神聖希蘭帝國那吃了個閉門羹的夏德來說,沒有什麼事情比見到神聖希蘭帝國、見到那個瓦希裡吃癟還要來得痛快了。

夏德據說在米迦勒騎士團進攻穆哈維茨要塞時,那時還留在穆哈維茨要塞的瓦希裡被嚇得慌不擇路,跳上一輛驢車,靠著頭驢逃離了穆哈維茨要塞。

雖然不知此事是真是假,但不論此事是真是假,這件事都成功讓夏德開心了許多天。

在神聖希蘭帝國的這場“鐵錘”作戰慘敗後,法蘭克帝國的宰相——也就是埃爾文找上了夏德。

埃爾文向夏德提議——再一次地向神聖希蘭帝國提出同盟的邀請。

埃爾文認為:神聖希蘭帝國遭遇了此次的大敗,腦子肯定要比之前要稍微清醒些了,也肯定要比之前要更能明白布列顛尼雅帝國的威脅、明白“布匈同盟”的巨大威脅,因此此時再一次地向神聖希蘭帝國提出同盟的邀請最合適不過。

然而面對埃爾文的這項提議,夏德想都沒沒細想地直接拒絕了。

對於神聖希蘭帝國之前的無禮、自大的行徑,夏德到現在都仍歷歷在目、耿耿於懷。

因此夏德自那時起便下定了決心——他再也不會主動向神聖希蘭帝國提出同盟邀請。

如果要建成“法希同盟”,就必須得瓦希裡皇帝自己主動派使臣來向他夏德提出同盟的邀請。

對於夏德的意氣用事,埃爾文感覺很無奈。

自神聖希蘭帝國的“鐵錘”作戰結束後,埃爾文便一直有意無意地向夏德提議主動去找神聖希蘭帝國、建成“法希同盟”。

然而埃爾文的這些舉動最後都成了無用功,夏德一直都油鹽不進。

而現在——佈列顛尼雅帝國主動向神聖希蘭帝國發動進攻了。

不僅僅是佈列顛尼雅帝國自家發動了對神聖希蘭帝國的進攻,就連遠東的匈然人也在同一時間發起了對神聖希蘭帝國的進攻。

這一看就知道肯定是兩國提前約定好的,在同一時間夾擊神聖希蘭帝國。

在得知佈列顛尼雅帝國和遠東的匈然人一起夾擊神聖希蘭帝國後,埃爾文更加勤快地向夏德提議去跟神聖希蘭帝國主動提出同盟邀請,建成“法希同盟”。

但夏德仍然聽不進去。

在得知佈列顛尼雅帝國和遠東匈然人一起夾擊神聖希蘭帝國後,夏德還相當地高興,因為又能看到自大的希蘭人吃癟了。

埃爾文沒有夏德這麼感性。

他在得知佈列顛尼雅帝國和匈然人一起對神聖希蘭帝國發動夾擊後,不僅沒有感到多麼高興,反倒還感到非常地恐懼。

埃爾文是個理性遠遠大於感性的人,他敏銳地看出來——如果神聖希蘭帝國現在倒了,那對他們法蘭克帝國來說,絕對不是一件好事。

羅林帝國現在靠不住。

遠東的匈然人是佈列顛尼雅帝國的盟友。

如果神聖希蘭帝國倒了,那他們法蘭克帝國可就得憑一國之力來抗衡“布匈同盟”這個龐然大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