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極光”攻勢結束後,佈列顛尼雅帝國國內一共有3個大變化。

第1個大變化,就是中央開始向帝國全軍推行“常設軍長制”已經馬蹄鐵的使用。

在以前,騎士團各軍是沒有常設的軍長的。

都是到有戰爭時,要參加這場戰爭的各軍才會被臨時指派一名騎士擔任其軍長和副軍長。

6年前的倫德王國救援戰就是一個很明顯的例子,蘇誠被臨時任命為加百列騎士團第10軍的副軍長,而艾麗莎則是第10軍的軍長。

等戰役結束後,艾麗莎的第10軍軍長的任命就立即被撤了。

這麼做的好處有很多,但卻有一個很致命的缺點,那就是這會使軍隊的戰鬥力大大下滑。

直到開戰了,各軍的將兵才第一次認識他們的指揮官,而負責指揮他們的騎士也是第一次指揮他們。

軍長和他負責指揮的軍互不熟悉,戰鬥力自然就會下滑。

佈列顛尼雅帝國中央也是意識到了這一點,所以特地在290年的那場圓桌會議上商議了此事。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中央決定嘗試“常設軍長制”。

顧名思義,所謂的“常設軍長制”就是給各軍設立一個固定的軍長。由這名軍長一直管理、指揮這個軍。

為了測試這個新制度的效果如何,中央並沒有一開始就大力推行這個制度,而是先在米迦勒騎士團進行了試點。

因為那時的米迦勒騎士團才7萬人,是各大騎士團中兵力最少的,最適合用來進行試點。

在米迦勒騎士團試行“常設軍長制”後,經過重重選拔,雷蒙、塞繆爾、蓋瑞、黛爾4人被選中成為了米迦勒騎士團4軍的軍長。

“霸王反擊”是實行“常設軍長制”後的米迦勒騎士團參與的第一場大規模戰役。

不論是“霸王反擊”還是之後的“極光”攻勢,米迦勒騎士團都爆發出了極強的戰力。

雖然米迦勒騎士團的這強悍戰力有很多方面的原因,但是“常設軍長制”的設立是其主要原因之一。

因為雷蒙、塞繆爾他們一直都指揮、管理著他們各自負責的軍,所以他們對各自負責的軍自然是相當熟悉,指揮起來得心應手。

各軍的中底層軍官們,也對他們的軍長很熟悉、清楚他們的軍長的指揮風格。

“常設軍長制”的驚人效果讓中央十分滿意。

所以,中央決定結束對“常設軍長制”的試點和觀察,正式在帝國全軍推行“常設軍長制”。

在“極光”攻勢結束之後,中央便讓加百列騎士團、拉結爾騎士團、烏列爾騎士團都像米迦勒騎士團那樣,各軍都設立了一個固定的軍長。

除了向帝國全軍推行“常設軍長制”之外,中央還向帝國全軍推行“馬蹄鐵”。

在291年的年初,蘇誠到凱洛爾的老家請來了那名會打造、使用馬蹄鐵的鐵匠。

用重金請來了這名鐵匠後,這名鐵匠也做出了對得起這筆鉅額聘請金的貢獻。

在將這名鐵匠請到北境的首府白蒂城後,這名鐵匠便將自己的技術傾囊相授,教授給白蒂城的所有鐵匠們。

馬蹄鐵的製作技術與使用方法本來就不難,只是不懂製作原理而已。

在弄懂製作原理後,北境的鐵匠們馬上就讓馬蹄鐵實現了量產,並在米迦勒騎士團列裝。

馬蹄鐵說白了就是給馬的馬掌穿上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