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蘇誠為首的諸位功臣們,是在9月初抵達了潘德拉貢。

封賞儀式當天,在伊爾莎的命令下,雅各領著中央的諸位重臣,到潘德拉貢郊外親自迎接凱旋大軍。

宮相親自帶人出城迎接,這已經算是佈列顛尼雅帝國最高等級的迎接了。

雅各與中央的諸位重臣們引領著凱旋大軍和儀仗隊一起前往潘德拉貢的北門。

他們得先穿過北門,然後沿著潘德拉貢的北大道,一路前往潘德拉貢的白場。

在雅各領著中央的重臣們來迎接凱旋大軍後,凱旋大軍的所有騎在馬上的人都得下馬,都得步行。

當然,這2場戰役中毋庸置疑的最大功臣——蘇誠除外。

這一路走下來,蘇誠都不用下馬,可以一直騎在馬上,反倒是那些為他引路的中央重臣,包括雅各在內,個個都要步行。

這讓蘇誠感到有些不好意思。

畢竟雅各在他心中的地位,和父親無異,這種讓父親步行,而自己則騎在高頭大馬上的行為,讓蘇誠頗感愧疚。

不過這些都是封賞禮儀的環節之一,若是不遵守的話,反而會有不好的影響。

雅各似乎也是看透了蘇誠的這點心思,所以在迎接凱旋大軍時,還特地壓低音量,用半開玩笑的語調朝蘇誠說道:“不用介意這些事情,我都不介意,你介意什麼呢?”

也多虧了雅各的開導,才讓蘇誠能夠心安理得地騎在馬上,接受著雅各等人的步行牽引。

在雅各等人的引領下,凱旋大軍和儀仗隊勻速前進著,很快便抵達了潘德拉貢的北門。

在來到潘德拉貢的北門外後,便見到潘德拉貢的北門旌旗飛揚,身穿精良鎧甲計程車兵在北城門的城牆上列隊整肅,氣勢沸騰。

門外門內都已經聚集了不少前來夾道歡迎凱旋大軍的帝都平民。

當凱旋大軍出現在他們的視野範圍內後,平民們便爆發出了一股接一股震天撼地的歡呼聲。

步入北門,就是佈列顛尼雅帝國的帝都——潘德拉貢了。

蘇誠在雅各等人的牽引下走過了北門,入目便是一條望不到盡頭的石磚道,以及在這條石磚大道的兩旁飛揚的佈列顛尼雅帝國國旗與軍旗,以及前來夾道歡迎他們的平民們。

在凱旋大軍開始穿過這條石磚大道時,圍在凱旋大軍兩邊的平民們便開始往凱旋大軍的前方道路上拋灑著大量的紫荊花。

這是佈列顛尼雅人的古老習俗。

當大軍出征時,在軍隊行進的道路前方灑下大量的鬱金香,讓軍隊踩著這些民眾灑下來的鬱金香前進。

這是一種祈福活動,祝福著軍隊能凱旋迴來。

而當大軍凱旋歸來時,按照佈列顛尼雅人的習俗,他們也會往軍隊回來的道路前方灑下大量的花。

不過這次不再是鬱金香,而是紫荊花。

紫荊花在佈列顛尼雅帝國的花語是“歡迎回來”。

在凱旋大軍的前方道路上灑下大量的紫荊花,讓凱旋大軍的將兵們踩著灑在地上的這些紫荊花前進,寓意便是“歡迎你們回來”。

託了這些灑在地上的紫荊花的福,現在凱旋大軍行進的道路上、那深灰色的石磚地面上,被這些紫荊花點綴得十分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