佈列顛尼雅帝國皇曆293年(神聖希蘭帝國皇曆215年)

6月2日。

下午分。

“伯納德一等!”

埃爾此戰的副官——庫慈一臉興奮地掀開了大帳的帷幕,走進埃爾的大帳中。

“您收到訊息了嗎?佈列顛尼雅軍足足後撤了60多里呀!”

“嗯,我剛剛才知道。”

與庫慈不同,埃爾一臉的平靜,臉上沒有任何的激動、興奮之色。

此時的埃爾正坐在桌前,微皺著眉頭看著桌上的地圖。

埃爾的平靜反應出乎了庫慈的意料。

“欸?伯納德一等。”庫慈朝埃爾疑惑道,“你難道不感到高興嗎?佈列顛尼雅軍可是捨棄了那座山丘撤退了哦,我們不用再在這裡跟佈列顛尼雅軍枯燥地對峙了。”

“真是太好了呀,佈列顛尼雅軍捨棄了那座山丘。”庫慈像是如釋重負般長出了一口氣,“如果佈列顛尼雅軍鐵了心地死守那座山丘的話,我們要打敗這支佈列顛尼雅軍可就不知道要犧牲多少將兵了。”

“……不對。”埃爾冷不丁地突然這般說道。

“嗯?”庫慈朝埃爾投去疑惑的目光,“伯納德一等,什麼東西不對?”

埃爾將目光從面前的地圖上抬起,直視著身旁的庫慈。

“不對。佈列顛尼雅軍的這突然撤退實在是太蹊蹺、太詭異了。”

在得知山丘上的佈列顛尼雅軍往西北方向足足撤退了60多里後,埃爾並沒有像其他人那樣為此感到歡心鼓舞。

而是皺起了眉頭,默默地拿出了地圖,仔細地看著。

埃爾總覺得有哪裡不對。

總覺得佈列顛尼雅軍的這突然撤退實在是太蹊蹺、太詭異了。

但自己也說不上來到底是哪裡蹊蹺、哪裡詭異了,僅僅只是自己的直覺在不斷地這般告訴著他而已。

庫慈對埃爾的反應不太理解。

“伯納德一等,有什麼不對的呀?”

“如果是因為補給不足,而選擇後撤的話,也算是合情合理了呀。”

庫慈也認為佈列顛尼雅軍的突然撤退,肯定與補給有關。

“據我所知,這支佈列顛尼雅軍的總指揮官,是一位名叫鄧佳爾的18歲少女。”

“這麼年輕,戰場作戰的經驗肯定是沒有多少的。”

“因為作戰經驗不足,所以算錯了應帶的輜重數量也算是常有的事情了。”

“……”埃爾沒有出聲,僅僅只是沉默著。

在沉默了好一會後,埃爾默默地來到了帳口、掀開了帷幕,朝帳外走去。

庫慈趕忙跟了上去。

“伯納德一等!”庫慈急聲問道,“您去哪?”

庫慈注意到——埃爾似乎是正朝馬廄所在的方向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