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想研究【軍神】蘇誠的一生或用兵風格,或者想研究米迦勒騎士團的戰史,“霸王反擊”都是你繞不開的研究重點,因為這場規模空前的戰役,是那時還是米迦勒騎士團團長的蘇誠,所指揮過的這麼多場戰役中,打得最漂亮、戰果最輝煌的戰役之一。

同時,“霸王反擊”也是【軍神】蘇誠與【不敗的元帥】埃爾·伯納德,第一次的交鋒。

——日後所有研究“軍神傳”或“米迦勒騎士團戰史”的史學家們的共識

*******

*******

北方戰線的特大捷報,是與蘇誠和漢弗萊的聯名信、“極光”攻勢作戰計劃書一起送到潘德拉貢的。

在收到北方戰線的特大捷報後,佈列顛尼雅帝國中央從上到下無不為之歡欣沸騰。

消滅了神聖希蘭帝國三分之一的陸上軍力、俘虜了20餘萬希蘭軍將兵、殲滅了一半的海軍戰力、還奪下了神聖希蘭帝國的穆哈維茨要塞——這是佈列顛尼雅帝國自有史以來對神聖希蘭帝國取得的最輝煌的戰果!

在得知這一特大捷報後,所有人都已意識到了——大陸的霸主可能要換人了!

如果要說在得到這一捷報後,誰是最興奮的,那自然當屬以雅各為首的“女皇派”成員們了。

蘇誠是“女皇派”的核心人物。

身為“女皇派”核心人物的蘇誠,取下了如此振奮人心的大捷,無疑能大大加強“女皇派”的話語權和威望。

因此相比起“女皇派”的諸位成員,以財政總管亞爾弗列得為首的“蓋爾派”人士,在得到這一捷報就沒那麼興奮了。

一些“蓋爾派”人士甚至還悲觀地嘆息道:除非出現了什麼變故,他們“蓋爾派”已經沒有機會再壓倒“女皇派”了。

“女皇派”的成員們在那高興,而女皇本人自己也很高興。

不過伊爾莎高興的理由,就單純地多了。

伊爾莎只是單純地在為自己國家的又一次勝利、蘇誠武勳的進一步增加,而感到由衷地高興而已。

為了紀念這場史詩大捷,伊爾莎親自提筆,將這場對神聖希蘭帝國的規模空前的反擊戰役的代號命名為“霸王反擊”。

在向群臣宣佈她為這場戰役所命名的這個名字時,包括雅各在內的眾臣們,無不為伊爾莎所想出來的這個名字感到驚訝與欣喜。

因為這個名字起得實在是太好了。

不僅很有氣勢,念起來也很順口。

最重要的是——“霸王反擊”這個名字還很有寓意。

這是一名霸王的反擊戰。

於群臣們的全票透過下,這場歷時大半年的反擊作戰,便正式被命名為“霸王反擊”。

不論是一開始的阿瓦隆要塞攻防戰,還是之後的“北國大回轉”作戰、四百里奔襲作戰、穆哈維茨要塞攻略戰,都是這場“霸王反擊”中的一部分。

在後世,不論過去了多少年,“霸王反擊”這個詞彙一直都在史書中熠熠生輝。

收到捷報、短暫地興奮過後,伊爾莎和中央的諸位重臣們,也正式開始審理蘇誠和漢弗萊的聯名信,與“極光”攻勢的作戰計劃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