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單上的有些人,可能已經成功逃脫了,也有可能已經死了。

就比如:埃爾想要換回的後勤部隊總指揮——德米特里,就找不到他的身影。

也不知道他是死是活。

在交換彼此的俘虜時,蘇誠有個條件:就算名單中的有些人已經死掉了或者不知道去哪了,也不能找其他的人來頂替。

總之——埃爾只能換回名單中的這30個人,就算裡面有誰死掉了或是不知去向了,埃爾也不能找其他人來頂替這個空額。

將位於穆哈維茨要塞中的名單裡的人領回的過程,也很順利。

只不過中間出現了一些小插曲:

在將一名一等軍需官給領走時,坐在這名高階軍需官身旁的另一名一等軍需官似乎也意識到了這名被領走的人,將被埃爾帶回國,將獲得自由。

於是他宛如失控般地朝埃爾咆哮著:

“為什麼?!我也是一等軍需官呀!為什麼不能也帶我回去!!”

這名一等軍需官的話音剛落,埃爾便身形一頓。

而這名一等軍需官的這番話,也引爆了周圍沒有被埃爾領走的俘虜們的情緒。

“混賬!為什麼他們能回國!我不能回國?!”

“求求您!也帶我回國吧!”

“為什麼我們會被拋棄!我們也是為國家立下過汗馬功勞的功臣呀!為什麼我們要被拋棄!”

“我還有孩子的呀!我不要變成俘虜、被關在佈列顛尼雅帝國呀!求求您了!也帶我一起回國吧!”

……

……

這些人的這些話,一句接一句地刺進埃爾的耳中,讓埃爾的腦袋越垂越低,同時也一點點地讓埃爾的表情變得古怪、沉重了起來。

幸好站在埃爾身側的加布裡埃爾反應過快。

及時衝了上來,將埃爾帶離了此地。

加布裡埃爾原本想呵斥這些怒罵、或者哀求埃爾也帶他們走的這幫人。

但張了張嘴,過了良久。加布裡埃爾也沒有組織好任何一句駁斥他們的話……

……

……

將位於穆哈維茨要塞中的名單裡的人員給帶走,也算是順利。

但最後,只剩一人沒有找到。

那就是卡米爾。

埃爾抓了抓頭髮,面露傷腦筋之色:“卡米爾到哪去了……”

“想必是已經躲到了要塞中的某個小旮旯裡面去了吧。”

卡米爾很聰明、很機智、也很果斷。

所以埃爾和加布裡埃爾一直都相信著,就算米迦勒騎士團奇襲了穆哈維茨要塞,以卡米爾的聰明機智,肯定會早早地躲到一個安全的地方,然後隙機逃離穆哈維茨要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