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成兩派的騎士們,一派以雷蒙為首,主張發動屠城,好提振一下全軍計程車氣。

而另一派則以蓋瑞和黛爾為首,則反對屠城,主張對穆哈維茨要塞的普通平民們使用懷柔手段。

而有趣的是,軍中的女騎士們,基本都在反對屠城的那一派。

啊,說是騎士們分成2派可能有點不太嚴謹。

應該是分成3派才對。

最後一派以塞繆爾為首,保持絕對中立,對穆哈維茨要塞是發動屠城也好還是不發動也好,他們都覺得無所謂,不論是什麼命令,只要一下達他們就會乖乖照辦。

在這個時代,屠城是常態。

對於這個時代的軍隊而言,屠城可謂是好處多多,而且屠城同時也是不得不為之的手段。

屠城最大的一個好處之一,就是能讓士兵盡情“狂歡”一把,好提振全軍計程車氣。

主張發動屠城的那一派,則認為全軍在之前用5天半的時間奔襲了400餘里,早已累壞,也是時候好好地犒勞一下全軍將兵。

而且不出數日,艾格哈爾走廊內的多米尼克將率領近30萬大軍殺回來。

到時,又是一場艱苦卓絕的大戰。

在大戰開始前,透過屠城來讓士兵們計程車氣獲得振奮,也有利於之後的大戰。

而反對屠城的那一派則主張:他們現在深處敵境,在神聖希蘭帝國境內控制的區域,不過碧水港和穆哈維茨要塞兩地。

若是對穆哈維茨要塞內的平民施以暴行,則極有可能會導致平民們的暴動。

他們目前的部隊僅有不到8萬,而穆哈維茨要塞內的平民有近50萬。

若這50萬平民一起發生了暴動,僅靠他們手上的這人數遠少於對方的部隊,根本無法及時鎮壓。

在多米尼克即將率領大軍奪回穆哈維茨要塞的這關鍵時刻,穆哈維茨要塞內部絕對不能發生騷動和暴亂。

否則穆哈維茨要塞將會有被重新奪回去的危險。

兩派人士爭執不休,兩派人士的主張都有道理。

到最後,為了求穩,威利還是採用了“溫柔派”的主張,下令禁止屠城,不得騷擾要塞內的平民。

畢竟如果要塞內的平民真的因為他們的暴行而發生了暴亂,那其中的後果就不是威利所能承擔的。

但威利也並沒有將“屠城派”的主張一巴掌全部拍死。

全軍將兵也的確是需要一點犒勞。

於是威利下令道:開啟穆哈維茨要塞的倉庫,從今天開始,餐餐都吃乾飯、餐餐都有肉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