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春醒”攻勢結束(第2/2頁)
章節報錯
其二,也是最主要的原因,便是因為蘇誠他的佈列顛尼雅語實在是太好了。
在蘇誠14歲時穿越到這個異世界時,蘇誠便發現他竟然很神奇地會講佈列顛尼雅人的語言,看得懂佈列顛尼雅人的文字。
當然蘇誠當時也發現了,他也只會講佈列顛尼雅語,其他國家、民族的語言,他並不會講。
他的希蘭語,也是在認識凱洛爾之後,凱洛爾教他的。
雖然不明白是什麼原因,反正在來到這個異世界後,蘇誠便發現他自動學會了佈列顛尼雅語。
而且水平還不低。
佈列顛尼雅語對蘇誠來說,就跟母語一般熟練。
因此,對於蘇誠來說,將漢語翻譯成佈列顛尼雅語,就是將母語翻譯成另外一個母語。
舉個簡單的例子來說,就相當於將簡體中文翻成繁體中文這樣子吧。
兩個都是中文,只是寫法不同而已。
對蘇誠來說,就差不多是這樣的感覺,只是寫法不同而已。
因此,在翻譯資治通鑑時,蘇誠就沒有怎麼花費腦細胞在將漢語翻成佈列顛尼雅語上面。
蘇誠只是掃一眼,腦海裡面就能自動生成佈列顛尼雅語的版本。
那名黑袍人讓蘇誠他將資治通鑑翻譯成佈列顛尼雅語,那便說明了那名黑袍人口中的“這套書真正的主人”,應該就是一名佈列顛尼雅人。
因此,花費蘇誠最多腦細胞的,還是在“想辦法讓佈列顛尼雅人也能夠看懂”的這一點上。
資治通鑑,畢竟是另一個世界、另一種文化的史學著作,就算是將資治通鑑全文翻譯成了佈列顛尼雅語,但裡面的很多內容,佈列顛尼雅人也不一定能夠看懂。
因為文化的不一樣。
所以,在將這資治通鑑翻譯成位佈列顛尼雅語的同時,蘇誠還要寫各種各樣的註釋,甚至還要畫地圖,來幫助閱讀這份譯本的佈列顛尼雅人,讓其能夠看懂並理解裡面的故事內容。
如果不是因為寫註釋以及畫地圖花費了蘇誠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要不然蘇誠還能更快一點。
不過,2個多月翻譯了近80萬字,蘇誠對這個成績已經非常滿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