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5章 醫藥費突然漲了三成(第1/2頁)
章節報錯
宋謙倒不奔著賺錢或者其他目的,他只是為了讓那麼多的資金有個地方可以呆。◢隨*夢◢小*.lā
國內可以儲錢的最大的兩個池子:股市和樓市。兩者都屬於不管你砸多少錢進去,都很快會被淹沒的存在。就像宋謙這六十個億,雖然拉停了華泰銀行,但對大盤走勢而言,也就是在那個時間點,讓大盤指數往上快速的竄了一些而已。
但這也正是宋謙所看中的。
可以預見,在完成了三級代理財神的任務後,自己將面臨每天0個億的散財額度,再下去,就是每天一百個億。若是沒有個大蓄水池,難不成去打賞女主播?
想到任務,宋謙又焦慮了起來。
大正藥廠生產的廉價藥,只是在藥房裡出售,受益人群太小了。因此更重要的還是打破醫院這層壟斷。
宋謙想到的,秦金生也想到了,他想的卻是:雖然藥房開啟了價格戰,五折出售的時候只有淨虧損,但他卻不想公司因此虧錢。那麼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東邊不亮西邊亮。
所有進駐到醫院的器械、醫藥用品、藥品,一律在原價基礎上,漲價30%。
秦金生早就算好了這筆賬,這麼一來,他不僅不會因為跟大正藥廠打價格戰而虧損,反而會因為漲價而收益倍增。
壟斷,果然是個好東西。
……
嶺城法院,立案庭庭長林修忠辦公室。
面對視窗遞上來的疑難案件,林修忠也是左右為難。
從立案的標準來看,確實是符合的,至少他無法做出一個不予受理的裁定書。因為一旦做出去,是肯定會被上訴的。
從受理法院來看,嶺城法院符合,金生藥業總部公司所在地的法院符合,甚至任何一家分公司所在地的法院都符合。
也就是說,不管哪個法院都能受理。
再說受理了會有什麼問題。
現在已經不是在乎案件審理費用的時代了,案件越多,法官只會越忙,案件越複雜,法官只會越頭疼。雖然案件難不難跟立案庭沒關係,但身為一名敬業的老庭長,之所以有較高的威信,也在於他能夠把好這個“入口關”,儘可能把麻煩擋出去。
細看這個案件,被告是誰?不說醫院這種與民生息息相關的地方,一旦案件開始審理,必然引起輿論界軒然大波,就是醫藥巨頭金生藥業,這隨便幾個電話就可能會有省級或者國級幹部打招呼。
司法獨立是沒錯,法官理論上應該不不受任何單位和個人的干擾,只遵從法律並作出裁判。但事實上做不到。審判環境不是真空的,法官也是社會人,脫下法袍之後也要買菜做飯,要人情往來,如果把人得罪大發了,這日子也不好過。
所以這種案件,得罪的案件,也不會有法官願意辦。
當然,難辦的案件多了,現在都是電腦分案,到誰手上是隨機的。而且案件太難的話,庭長、分管副院長甚至審判委員會就上場了。
總而言之一句話,案件受不受理,還真的就在林修忠一句話。
為了穩妥起見,林修忠決定先給送這個案件過來的律師打個電話。至於為什麼不給當事人打電話,只要看一眼當事人的情況,就知道他們是律師為了讓這個案件符合受理的條件而湊出來的。
大病患者麼……
林修忠七十多歲的母親心臟不好,因為到了這個年紀,做手術怕後遺症更多,所以一直採用保守治療。只是這個醫藥費啊,真的是每天每天的算錢。
好在林修忠有兄弟姐妹四個人,大家都輪著支付一個月的費用,還算是能接受。
所以那個年代,兄弟姐妹多,好處也是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