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9章 炫耀詩和遠方的孩子(第1/2頁)
章節報錯
宋澤的家,離市中心有些距離,已經屬於城鄉結合部的地方。
“前面就是我家爺爺奶奶家了,你的車可以停這裡,再過去就不好開了,而且人也多。”宋澤在一片稍空的地方對宋謙說道。
宋謙隨即點了剎車,就地在一堵矮圍牆前面把車停下了。
確實,前面似乎是一個簡易的菜場,這會兒差不多到了晚飯時間,所以人流量比較大。
宋謙於是跟著宋澤步行前進。
雖然宋謙一直穿得比較低調,也沒有什麼華麗麗的配飾,但穿過簡易菜場的時候,他還是感覺到了一些另類。
當然,這種另類不止表現在自己,看看略走在前面的宋澤,駕輕就熟的帶路,可打扮跟周圍也是格格不入。
兩人有點城裡人到農村走親訪友的感覺。
“我奶奶家就在那兒。”
順著宋澤手指的方向,宋謙看到了三座並排的井字樓。
眼前的井字樓,應該至少建於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以前,冰冷灰暗的水泥外牆上滿是斑駁的水漬和風化斑,鏽蝕的鋼窗襯著殘破的玻璃,像是一張張噬人的怪嘴,飢餓地等待著獵物落入口中。
顧名思義,井字樓,就是四面樓體圍砌作一個方形,正中留出一道彷彿深井般的空間。
這是早期建築中的一個承重設計,為的是均衡整座樓的自重,由於那個時代在高樓建造上技術與材料都不成熟,因此必須採用這樣的設計。只是如此一來,樓體圍砌的中空部分便大大浪費了空間,同時也造成了內圍單元的暗室效應,大多居住在內圍的住戶都會有間“小黑屋”。
不但如此,大樓的“井”裡日積月累地丟棄著不少的廢物和垃圾,雖然會有些好心人時常清理,但這也只是杯水車薪而已。
因此,低層的住戶一般都將靠“井”的窗戶封死,索性來了個“眼不見為淨”。
建築構造上來說,這屬於技術落後,設計施工不合理。可好歹也算是個安身之所,對於那些囊中羞澀,購買不起再好些房子的人們而言,也只能暫居在此。
宋謙之所以對這種井字樓有所瞭解,是因為他在大學剛畢業的時候住過,一間四十多平的房子只需要三百塊錢一個月。但即便這麼便宜,宋謙還是沒能住超過兩個月,畢竟錢重要,這命也重要。一個多月在“小黑屋”住下來,宋謙覺得自己都快發黴了。
看了這房子,宋謙下意識再次上下打量了宋澤。
寬鬆的T恤,胸口一個大大的勾,這是耐克品牌,宋謙認得。
一條黑色運動褲,腳上蹬著厚厚的籃球鞋,同樣一個大大的勾,沒錯,也是耐克的。不知道是不是新款,但看著架勢,估摸著得上千。
手腕上,戴了一隻運動手環。
宋謙記得,宋澤說這個運動手環值兩千多,買來才一個星期。
這種打扮,一般都會認為家庭條件還不錯。但是現在對比他奶奶這住的地方,宋謙覺得腦括有點疼。
不過宋澤並沒有任何拘謹,依然領著宋謙進了他奶奶家。
在其中一幢井字樓的五樓,狹窄的走廊裡,坐著一位頭髮花白的老奶奶,她正傴僂著腰在擇菜。
之前說了,井字樓的便利就是,擇出來的垃圾可以直接往井裡倒,不過這老奶奶還是將擇出來的垃圾仔細的裝在塑膠袋裡,顯然是不準備直接扔進井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