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章 邊緣單位雄起了(第2/2頁)
章節報錯
不對!旮旯村的村長說的是10月底之前能夠摘帽,五百萬是預計的年集體經濟收入!
怎麼可能!
即便是樊城最有錢的村,年集體經濟收入也只有兩百多萬!
開始後悔了!很多沒有帶著耳朵在聽的人都後悔了。他們好像根本沒聽到旮旯村說他們怎麼摘帽的。
有人聽到了“旅遊”,聽到了“修路”,還聽到了“民宿”,講這些詞跟旮旯村所擁有的自然環境聯絡起來,似乎是那麼回事。
但是,沒有說到錢嗎?要開發在山溝溝裡的旮旯村,以前是經過計算的,至少需要投資八千萬,而回收期則長達二十年,畢竟,修路佔了大頭。
不過,臺下的人沒聽清,胡興是聽得清清楚楚。樊城最窮的旮旯村,居然自己找到了投資方,開始開發旅遊資源了。
如果真的如彙報的那樣,只要有這麼一個典型,就可以大肆宣傳,往地區、往省裡,甚至往中央報成果了。
一想到可能要出業績,胡興就激動得不能自己,當場就把自己早就排好的一週行程給改了:“安排一下,我下午要去旮旯村現場看看。”
領導高興了,臺下的人都鬆了一口氣。當然,即便領導不高興,挨批評的也只有慈善總會。
不過,好像情況不是這樣……
“接下去,我想聽聽慈善總會對於我市經濟薄弱村攻堅專案的看法。”
激動歸激動,那是旮旯村的業績,但生氣歸生氣,因為剛才決定了要殺雞儆猴。所以,慈善總會還是跑不了。
對於經濟薄弱村怎麼轉化的問題,吳學仁自然是沒有看法的,他一個慈善總會的會長,不是搞經濟的,也不是搞建設的,能有什麼看法?
這要求,顯然是給小鞋穿了。
哦不,這才叫領導藝術,人家不直接批評,人家要有理有據的批評。沒錯,有要緊的事沒來參加會議情有可原,畢竟樊城也不是常務副市長最大。但是彙報工作如果彙報不出來,這就有問題了。
豁出去了!
吳學仁覺得自己這個事兒,絕對不會比旮旯村找到專案脫貧來得小,雖然金額沒辦法比,但他這是找到了大金主,搞不好還能為樊城招商引資立一功呢。
“我沒有準備彙報材料,所以就談談我對經濟薄弱村轉化工作的一點看法……”
吳學仁乾脆來了個脫稿彙報。事實上他也沒稿子,只能脫稿。
“……歸根到底就是一個字,錢!那麼作為慈善總會,我們所募集的資金是用於慈善事業的,但是在市中心工作面前,還是可以更靈活的操作……”
“……慈善總會可以向市財政放貸六百萬……”
六百萬?!
六百萬!!!
當吳學仁說出這六百萬的時候,所有的人都驚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