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他,沒有另一個牌子夠響亮的企業能跟他抗衡!

至於組裝電腦,他們的市場更多的傾向於老白或者說買第二臺之後的客戶,電腦小白和萌新的第一選擇,依舊是美帝良心,誰叫他名氣響呢?

哪怕他比較臭,可惜沒有替代產品,也只能捏著鼻子吃了!

所以對於組裝電腦的廠商和企業而言,難的不是其中的科技含量,它壓根也沒科技含量!最難的反而是怎麼打響自己的品牌,讓自己能抗住美帝良心的情況下,穩步發展。

所以秦林現在最先要考慮的不是怎麼控制採購配件的成本,也不是招人組建公司,而是怎麼想辦法說服金陵大學參與自己的創業計劃!

雖說大學生自主創業這個噱頭很好,但是誰知道學校會怎麼看你?

你沒有體現出必要的價值之前,學校可能會名義上支援你創業,但是絕對不會讓你打著學校的牌子,萬一出事了,那豈不就是在抹黑學校的名聲?

所以秦林必須想辦法讓學校重視自己,而想要打動學校,要麼就需要靠名聲,要麼就需要靠利益。

再無其他方法,你不能將希望寄託於某個老師或者領導突然被你的誠心感動,然後不遺餘力地為你奔走,那不現實。

名聲秦林是不具備的,即使在海天市那個五線小城市,秦林也沒多大名頭,更別說是在省城金陵了,所以他唯一能提供的就是利益,讓學校無法拒絕的利益。

一個利益就是名聲,支援本校學生自主創業嘛,但是這個利益太小了,根本沒多大機會讓學校重視,頂多算是一個敲門磚或者說是跟學校搭上線的藉口而已。

所以需要更大的利益。

什麼利益?

錢和名。

可見的經濟收入和能讓學校或者說最起碼某一部分人聲名大振的利益。

“錢好說,大不了就是體現出發展前景之後,選擇讓校企入股嘛,實在不行還能偷偷讓某些教授院長之類的親屬投資一點,想來只要是前途光明,他們一定不會介意的,唯一需要擔心的反而是他們會不會把自己踢出來單幹。”

當然這一點秦林其實也不太在意,作為重生大佬,每一天都在飛速發展,他只要自己能一直保持發展的勢頭,那麼就會有一定的威懾力,哪怕為了面子,那些人的吃相也不會太過難看,更何況秦林還打算藉助蔡坤拉上旦大。

“麻煩的是怎麼帶來更大的名!”

其實對於金陵大學這種重點大學而言,那群專家教授們不好說,但是學校方面,可能看重名聲的程度反而要更重於利益,哪怕歸根結底,看中名聲的目的還是為了利益。

但是在華國,利益中最為重要的從來都不是經濟利益,而是戴在頭上的利益,這是國家本質所決定的。

給你一個封疆大吏,換你華國首富的地位,你換不換?

不管雙馬一王,還是誰誰誰,肯定都要慎重考慮,哪怕最終不換,那也一定是擔心給了之後又被擼掉,而不是地位和價值不夠。

一個華國首富的影響力或者說權力,很可能連幾十分之一都排不進去。

金陵大學可是教育部直屬的重點大學,國際一流,他的當權者可能還真的不一定多麼在乎經濟利益。

君不見有好幾位大佬都是珠玉在前,從高校的掌權者一躍升為國家掌權者的?

而這其中,發揮重要作用的,不是他們為本校添了多少利益,而是提高了本校多少威望和地位!

所以,如果秦林真的能做出提升本校名聲和地位的事情,那麼可以毫不誇張地說,他就相當於取得了一塊免死金牌,有什麼事情,學校都會給他擋著,哪怕面對美帝良心的正面衝撞。

而這一切的前提就是,秦林能!

那麼,秦林到底能不能?

他覺得自己還是能的,畢竟重生大佬。

後世江淮省被稱為網際網路荒漠,除了一個勉強算是沾邊的蘇林電器之外,沒有一個能打的網際網路企業,簡直是奇恥大辱。

秦林作為重生大佬,當然不能允許這種行為發生,如果他能把組裝機市場撬動起來,建立一個不弱於美帝良心的“高科技”企業的話,那麼名聲不就來了嗎?

問題是怎麼讓學校相信自己不是在吹牛?

能考進金陵大學的,哪怕不是天才,那也是人才,但是人才見多了,聚集在一起的話,就容易讓人產生錯覺,覺得他們普普通通,說的話做的事受到重視的程度就會大大降低。

怎樣才能讓秦林的行為被學校上面記住?

或許,一個新銳青年企業家的名頭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