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之狼》是一部電影。

嗯,秦林承認,當初看這部電影的目的,主要是為了尋找一些奇奇怪怪的劇情,而非真的對電影多敢興趣。

當然,知道這部電影的原因,肯定是因為主角是個叫萊什麼多的傢伙。

這貨長得雖然沒有秦林帥,但勉勉強強還是能趕得上他的一半帥氣的,所以坦白來說,其實對方已經挺帥的了。

影片劇情是根據華爾街傳奇人物喬丹·貝爾福特的個人回憶錄改編而成,講述了他遊走在法律邊緣的發家生涯以及迷失於色與戒的沉淪生活。

這位股票經紀人曾在三分鐘內賺取1200萬美元,31歲時就擁有億萬家產。

看看,光看介紹就讓秦林熱血沸騰好嘛!

好吧,秦林承認,這其中被他改了幾個字,主要是神獸不允許。

喬丹·貝爾福特的銷售信條就是——賣出或者去死。

一個極其瘋狂,卻又極其符合華爾街性格的人生信條。

喬丹·貝爾福特透過電話推銷垃圾低價股,用欺詐性的股票銷售來欺騙投資者,賺取暴利,表面上卻道貌岸然,裝的彷彿一個社會精英甚至紳士,散發著無窮的光芒。

《華爾街之狼》這個綽號的由來,就是福布斯按照他的行為和性格來給他冠名的。

坦白來說,小李子童鞋雖然在這部電影中各種被折騰,為了拿下奧斯卡,算是犧牲了極多,但是演技嘛……

反正不知道是不是大船的影響太深,秦林沒看出來到底有多厲害,演技比之那一年拿奧斯卡影帝的馬修麥康納差了……

&nmmm,大概有五個肥溫的距離。

講真,能給他一個奧斯卡影帝提名,已經算是不錯了。

當然了,一家之言,有這位的粉絲,請不要打我,我確實是這麼認為的,不是說他演的不好,而是馬修麥康納演的更好。

《達拉斯買傢俱樂部》,一部鷹醬家版本的《藥神》。

呃,當然,其實你也可以認為後者是因為前者拿了奧斯卡之後,才被提上日程的。

好吧好吧,又扯遠了,這不是一本娛樂文。

影片中喬丹·貝爾福特的人生經歷其實很符合現實中的華爾街現狀,當然,這是指曾經的華爾街。

畢竟隨著兩年前那轟轟烈烈的一撞,這裡就已經成為很多人眼中“災難”的代名詞。

呃,雖然其實被撞的是世貿大廈,而不是紐交所。

反正從兩年前那件事之後,很多鷹醬家人一提起華爾街,臉和心就隱隱抽搐,大概是在遷怒?

很多人認為,是華爾街才導致了這場悲劇。

或者說,哪怕到現在,也有很多鷹醬家人固執地認為,當初那幾架灰機,其實想撞的是華爾街,而非世貿中心,那裡才是罪惡深重的地方。

當然了,真實情況誰也不知道,畢竟撞人的也都死光了。

但是對於鷹醬家的人而言,哪怕華爾街仍然存在,卻已經被當做了悲劇和恥辱的發生地。

所以這兩年,雖然鷹醬家表面上不說,但是很多金融機構卻都從這裡搬離了。

搬到了諸如曼哈頓中城區這類交通方便、視野開闊的地方,搬到了新澤西這類地價便宜,卻環境更好,嗯,也更安全的地方……

其實他們自己也怕!

當然,這僅僅只是搬離地理意義上的華爾街。

實際上,只要這些機構在世上一天,他們就永遠洗脫不掉華爾街這個名詞。

吸血的金融機構,萬惡的資本家!

這是華爾街的人永遠擺脫不了的代名詞,即使是在鷹醬家這個資本最為猖獗的地方,這裡的人在外界的評價也從來都沒好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