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好比扶蘇麾下的三千玄甲軍,人人皆是百戰老卒,經歷過大大小小的戰役不下百場。

他們可以從敵軍的細微動作之中察覺到敵軍的下一步計劃,從而先一步進行判斷。

從而將敵軍給全面擊潰,這也就是為什麼這群僅有三千人的玄甲軍能夠鎮守北疆整整三年而不潰敗的原因。

以戰養戰,這便是扶蘇一直信奉的道理。

事實上,這種道理也被大秦的每一位將領認可。

在他們看來,只有讓那些新兵真正打過仗,見過血,那麼才能算得上是真正擁有戰鬥力的新兵!

與趙佗和中原守軍將領一般,大晉王侯此刻也是衝鋒到了戰場的最中心位置,看著眼前的大秦新軍一個接一個地倒下,心中的猜疑在此刻也是煙消雲散。

眼前的這支大軍和他們大晉探子傳回來的情報如出一轍,果然是一群臨時拉湊起來的新軍,根本就沒有什麼戰鬥力。

當其確認了這一點後,大晉王侯便徹底沉浸在殺戮之中,只顧著殺人,而不下達絲毫命令。

在他看來,眼下的場景便是他們大晉軍隊對這支大秦新軍單方面的屠殺,根本就無需下達命令,提刀衝鋒就可以了。

這恰好中了趙佗的下懷。

在大晉王侯衝殺的間隙,他突然間注意到人群中趙佗勇猛的身影。

此刻的趙佗實力已經恢復不少,雖然還有著不少傷口沒有癒合,但是卻也不是尋常沙場武將能夠比擬的。

比起扶蘇手底下的諸多武道宗師,趙佗可以說是棋子最不出彩的一個,只不過他擅長的並不是武道一途。

而是行軍打仗,排兵佈陣。

所以哪怕跟隨在扶蘇身邊許久,得到了扶蘇不少的教導,趙佗的武道修為依舊沒有突破道一品大宗師之境。

只不過與先前相比,他的實力也是有了質的飛躍。

當看到趙佗的身影,大晉王侯一眼就認出了此人就是當初在鎮南城依靠數萬鎮南大軍殿後才勉強逃脫的鎮南將軍!

想到當初大晉皇帝因為趙佗的逃脫而惱羞成怒,更是不遺餘力發出高額懸賞,只要將趙佗的頭顱砍下帶到他的面前,便能夠得到想不到的好處。

此時此刻,大晉王侯的心頭愈發火熱起來,他實在是難以掩飾自己內心的激動。

誰能想到今日不僅僅撈取了足足二十萬大秦大軍的軍功,更是能夠將逃脫在外的大秦鎮南將軍趙佗的頭顱砍下。

立功之事一件一件接踵而至,他怎麼可能不全盤收下。

想必今日過後,便是他飛黃騰達的開始。

只不過眼下雖然他心頭火熱,但是理智讓他並沒有輕舉妄動。

畢竟如今大晉軍隊只是略微佔據上風罷了,在沒有拿到絕對的優勢之前,大秦新軍的數量依舊是能夠將大晉軍隊短暫地壓制住。

而且比起趙佗的半步一品大宗師之境,這位大晉王侯的實力不過是二品小宗師罷了。

武道修為比起趙佗來說要差上一大截,此番貿然過去只會是死路一條。

不過他也不急,按照目前的情況看來,大晉軍隊勝利只不過是時間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