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拓跋大觀,此時剛剛從大晉王朝的皇都動身沒有多久,其率領的武道宗師大半還未趕到這處戰場。

所以此刻駐紮在江南境外的大晉王朝大軍中的武道高手,也僅有七八十人罷了。

不過雖然僅有七八十人,也絕對不是大秦能夠抗衡的。

要知道當初東大陸還未發生大戰之時,所擁有的的武道宗師數量也不過五六十人,遠不如此刻的七八十人。

而現如今整個大秦,能夠稱得上頂尖高手的,也僅有扶蘇座下的幾位武道宗師,以及秦帝與孔家聖人寥寥幾人罷了。

秦帝藉助大秦氣運能夠使得自身實力大漲,孔家聖人藉助儒家氣運也能躋身聖人之境。

二者的實力多多少少皆是有著一些水分。

而此刻,江南境外居然有著足足七十餘位武道宗師坐鎮,由此可以看出如今大晉王朝掌握了多麼強大的力量。

不過大晉王朝的實力是突飛猛進了不假,不過其中也有著不少弊端。

這些武道宗師皆是出自於南大陸的扶桑樹,只聽命於扶桑樹的殿主拓跋大觀,至於大晉皇帝根本就沒有辦法指揮他們。

他們只聽從拓跋大觀的命令,若是沒有拓跋大觀的命令,他們根本就不會幫助大晉王朝進行對敵廝殺。

更何況他們本身的目的就不是幫助大晉王朝取勝,他們所做的一切只不過是為了藉助東大陸的天地之力喚醒沉眠的扶桑樹主上罷了。

之所以選擇大晉王朝,只不過是大晉皇帝一心想要一統天下,拓跋大觀剛好利用這一點,省了不少麻煩。

如果按照這些扶桑樹武道宗師的想法,他們不收到拓跋大觀的限制的話,他們絕對會在大晉王朝的軍隊之中大肆屠殺。

畢竟在他們看來,相較於共同征戰,他們更希望滿足自己殺戮的慾望,而且最好是隨時隨地都能屠殺。

他們本就是殺戮成性的傢伙,加入扶桑樹只不過是為了滿足自己殺戮的慾望罷了。

如果不是拓跋大觀壓著,他們早就把大晉王朝的大軍給屠殺殆盡,不留一個活口。

對此,大晉皇帝皆是一無所知。

此刻他們麾下大軍已經屯兵於江南境外足足三日時間,各方兵馬也已經整頓完畢。

大晉王朝的五十萬大軍,再加上各地城邦以及各方勢力的援軍,加起來已經不下百萬人。

這百萬大軍如今皆是聽命於大晉王朝管轄,不為別的,只因為大晉王朝中有著諸多武道宗師坐鎮。

他們可不願意成為這些武道宗師手下的亡魂。

大晉王朝的百萬大軍自然是不可能傾巢而動,一方面是因為江南幅員遼闊,戰線拉得很長。

二來辦事大晉皇帝很清楚大秦以往的作戰方式。

相較於其他人,大晉皇帝對於大秦的作戰方式可謂是瞭如指掌。

此刻大晉王朝的指揮權皆是被自己掌控,他可不會和其餘三處戰場一樣,打得那般憋屈。

相較於大晉王朝已經蠢蠢欲動的大軍,大秦這邊則是憂心忡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