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無論他們如何爭吵,到最後都會得到一個答案。

那便是打,無非就是什麼時候打以及怎麼打。

“依微臣拙見,陛下應當此刻立即整頓麾下軍武,讓趙佗將軍率軍駐紮於江南邊陲,將那些想要進犯我中原土地的大晉王朝鐵騎殺退!”

一位文官開口,主張以戰養戰,以此讓大晉王朝忌憚大秦如今國力,為以後的歸順打下基礎。

但是對此武將卻並非如此。

“陛下,依末將看,現如今敵我兵力不清,更何況如今大晉王朝敢如此囂張行事,必然有所依仗。”

“我等自應當調查清楚大晉王朝的依仗後,再從長計議。”

身為沙場武將的一位將領開口。

在他看來,現如今敵我軍情皆是不瞭解,貿然出兵只會是適得其反。

倒不如先派遣出探子將情況調查清楚,隨後再從長計議。

如此一來方才是最為穩妥的方法。

“你是什麼意思,如今陛下麾下高手如雲,我大秦更是有著百萬雄師,豈會需要忌憚區區一個大晉王朝?”

文官中響起了不和諧的聲音,在他們看來,大秦天子麾下雄兵無數,無論拉出哪一支軍隊出來,都足以橫掃一切。

更何況如今的大晉王朝已經實力大減,這種時候根本就無需忌憚。

“事出反常必有妖。”

“就像你們所言,陛下麾下高手如雲,大秦更是有著百萬雄兵,這是世人皆知的事情。”

“大晉王朝難道會不知道嗎?”

“他們明知道大秦兵強馬壯,卻依然敢在大秦的眼皮子底下作祟,難道你們就不懷疑這件事的詭異嗎?”

武將大多是江湖武人重孫女,對於前段時間大晉王朝那邊發生的異象多多少少有所瞭解。

所以他們的考慮更多,也更加謹慎。

他們知道,沙場作戰,不是刀起刀落那麼簡單,需要的乃是從長計議的謀略。

否則若是隻要魯莽殺人就好,那麼大秦豈不是要死很多人?

“你什麼意思?”

“難不成還是老夫沒見識了不成?”

“你的意思就是老夫有欠考究了是嗎?”

對此,文官們可一個個皆是不服氣,雖然他們沒有經歷過沙場爭鬥,但是卻是沒少出謀劃策。

“他丫的,一群老傢伙,就會紙上談兵!”

“有能耐你和老子一起騎馬上陣殺敵啊!”

“他奶奶的,若是老夫年輕幾歲,非得把你揍得爬不起來!”

面對文官的罵戰,武將們此刻皆是擰成一股繩。

二者的罵戰再度產生。

但是任憑他們如何爭吵,終究是決定不了任何事情。

現如今的大秦,唯有大秦天子開口,方才能決定一切。

而且無論扶蘇做出何等決定,他們皆是不會有所異議。

只不過此刻身為大秦天子的扶蘇,近些日子根本就沒有將心思放在朝堂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