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是莫名其妙的,蔡瑁便站在了所有人的對面。

但讓人不解的是,當這些力量出現之時,他並沒有在第一時間採取措施。

他居然選擇了作壁上觀。

也因此,當眾人開始合流之後,他便失敗了。

當然,這裡所說的失敗,並不是說蔡瑁被抓出來殺了。

實際上,他本人由於一直都在城東大營,因此到現在也都只是被各路大軍圍困,並沒有被抓出來。

此處的失敗,說的只是政治場上的失敗。

偉人曾經說過,政治就是把敵人搞得少少的。

幾乎站在所有人對立面的蔡瑁,自然算是失敗了。

而這個道理,蔡瑁或許是明白的。

不然,他就不會把鐵桿盟友拉進來了。

他之所以會輸,其實是輸給了自己忽略的幾方勢力。

實際上,他忽略也很正常。

因為這幾方勢力單個看起來,每一個相比起他,都有著巨大的差距。

但關鍵就在於,當這些人合流之後,他們的力量就變得很強了。

所以蔡瑁被圍困到了城東大營。

而也就在此時,劉表眼見時機到位,便讓人送了封信給荀攸。

荀攸得到信之後,幾乎只是有過片刻的猶豫,隨即便讓趙雲開始調兵了。

當他們帶著大軍來到襄陽城前之時,劉表下令張允開啟了城門。

不過,雖然劉備集團的大軍入了城,但襄陽的亂局卻還是沒有被解開。

因為,直到此時,荀攸都還沒有和各方勢力的主角正式建立聯絡。

直到諸葛亮、龐統、徐庶三人出現,這一尷尬局面才被完全解開。

“城中串聯之人,便是吾等三人。”

諸葛亮笑著說出了這句話。

隨後,他又將襄陽城的局面,大概地對滿臉驚訝地荀攸說了一遍。

“趙將軍,可還記得你我二人的約定?”

等到跟荀攸大致將情況說明後,諸葛亮轉頭對趙雲道:“此刻,將軍可前去接收軍卒了。”

“……”

“多謝。”

看著諸葛亮平靜的臉龐,心中震撼的趙雲,只是說了兩個字。對其抱了抱拳之後,他便轉身去接收軍卒了。

此時,已經完全不用在說別的了。

一切盡在不言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