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勢之下,劉備集團所面臨的壓力比之前只多不少。

但說來說去,其實也就是兩個字而已。

人才。

有了人才,一切的顧慮就會消失了。

尤其在各地都是自己人的情況下,就更加不會存在問題了。

但想做到這一點,卻並不容易。

因為替換主官,本身就是一件風險極大的事。

而科舉,卻能把這件事的風險降到最低。

倒不是說科舉就能把真正的人才給篩選出來了,實際上真要做到這一點,那還有的路要走了。

如今的情勢之下,科舉選拔出來的人才,其大部分都還是一些世家大族。

普通人就算想上位,他們又有什麼資格呢?

跟世家大族相比,普通人簡直就如同一群野人。

普通人別說寫出一篇雄文了,能寫出一份分析本縣、本鄉、本亭大小事務的作文,實際上就已經很不得了了。

但就算如此,林辰想要推行科舉的心思,卻還是沒有任何的改變。

他相信劉備也不會有變化。

原因嘛,其實很簡單。

科舉是可以摻沙子的。

以前的時候,一地主官隨隨便便就任免了,而且還是被本地的世家大族所推薦的。

這樣一來,就算是想要影響對方,將對方變成自己人,也絕非易事。

可在科舉之下,林辰雖然還是沒有辦法把世家大族的子弟變成自己人,但他卻可以讓更多出身差一點的人,走到縣中的其他位置上。

就好像是大唐時期的科舉制一樣。

明明各地的主官還是那些家族,甚至五姓七宗的威望也還在,但大唐卻依舊可以掌握地方。

原因就在於,科舉被李唐摻了沙子。

如果其他人都不聽世家大族子弟的話了,就算世家大族的子弟還是主官,那又能怎麼樣呢?

在如此情況下,還加上了林辰所推行的軍戶制,世家大族在地方上一言九鼎的日子,那可就要結束了啊。

在林辰看來,最好的情況便是各地都能收到中央朝廷的命令,並且按照中央朝廷的政令去做。

這就是政令通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