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陛下收回成命!”

可是,他們還是隻能硬著頭皮繼續。

之所以如此,原因其實很簡單。

對於那些家裡有一些厲害人物的家族而言,他們當然不會在乎科舉不科舉了。

反正,自己家裡的親眷,總歸有能夠透過科舉的。

因此他們就是完全不在意,也絲毫不影響自己家門上下的成就。

可對於他們這班老臣,尤其是家裡還沒有頂樑柱的老臣來說,這性質可就不同了。

以前,他們的子嗣、親眷可以輕而易舉的便當上官,併為家族繁衍。

現在要做官,居然還要透過考試……

還有王法嗎?還有公道嗎?

所以,他們選擇硬頂。

望著這班老臣的行徑,劉備忽然感覺到了一種從未有過的輕鬆。

他感覺,自己面對的彷彿就是一群跳樑小醜罷了。

但偏偏就是這些跳樑小醜,讓他不得安寧,同時還非要逼他表達態度。

想到這裡時,他忽然笑了。

“陛下因何發笑?”

站在最前面的楊彪,自然是一個好捧哏,眼見劉備臉上有笑容後,他便發了問。

“沒什麼,朕只是想到了一些有趣的人。”

劉備擺擺手,隨後笑吟吟地看著還要和他頂牛的大臣們道:“諸位可聽說過張舉、闕宣?”

“你聽說過嗎?”“沒有啊。”“好像是徐州那邊的。”“幽州,之前幽州便有一人名為張舉,假稱天子。”“徐州的闕宣,似乎也是稱天子?”“那陛下這麼問,卻是何意?”

群臣交頭接耳了許久,也沒有得出一個答案,不過他們倒是知道了這倆人都是反賊的事實。

“陛下所問二人,老臣倒是有所聽聞,皆逆賊也……”

一心做好捧哏的楊彪,眨了眨眼。

他那意思是,為什麼要提起這倆逆賊?

隨著他的話,群臣也都好奇地伸長了耳朵,很想聽聽劉備的高論。

“沒錯,這倆人都是逆賊。”

劉備平淡地向楊彪點了點頭,隨後繼續道:“但,他們二人的行徑,其實已經可以看出許多東西了。”

“陛下,請收回成命,罷黜科舉!”

一個老臣完全不想聽下去了。

“朕為何要提及他們呢?其實說起來,倒是有一樁淵源……”

劉備只是掃了他一眼,便笑著看向了群臣,道:“那還是當初朕在徐州剛遇到子源之時。”

“你們知道,他當時和朕說了什麼嗎?”

不用任何人捧哏,劉備自己便繼續地說了起來:“他當時和朕說,這天下,從來都不是哪一個人的天下,而是天下人的天下。”

“當時,朕還不是太懂,甚至還對他的話有些不舒服,因為朕一直都覺得,這天下乃是高祖定下,便該屬於高祖子孫。”

“不過,朕當時要用他,所以便認真地聽完了子源的話……”

“不瞞諸位說,朕聽完之後,竟然覺得他說的很有道理,甚至就算是到了今天,朕也覺得他說的有道理,你們說奇不奇怪?”

“之所以如此,是因為朕進軍廬江之後,子源又和朕說了一番話,他以張舉、闕宣二人舉了例子。”

說到這裡,劉備深吸一口氣,道:“今日得閒,朕便把子源說過的話告訴諸位吧。”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