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然的話,如果袁紹來個拼死一搏,他說不得就得考慮考慮接下來要怎麼作戰了。

萬一又贏了怎麼辦?

看到這個問題,很多人或許都會直接呆滯。

贏了,那難道不是好事嗎?

當然不是了!

有的時候贏了,其實本就代表著一種輸。

而有時候稍微輸一點,卻可以大贏一場。

就比如現如今的局面之下,林辰要是真的跟袁紹大幹一場,最後還以少打多的勝了,那他就絕對不可能是最後的贏家。

最後的贏家可能是站在一旁如毒蛇似的曹操, 也可能是徐州一帶的三陳……也有可能會是一直都在遼東不出的公孫度。

畢竟,人數少了的話, 想要將整個北方消化下來, 那就是一個天大的笑話。

人吃多了都會吐,都會不舒服,更何況是一方勢力了……

歷史上,曹老闆便是贏了官渡之戰,但是為此,他也付出了巨大的代價。

他對待那些不斷抵抗的人,只能舉起屠刀,舉起屠刀,舉起屠刀!

谷肦

然後,北方就被殺的堪稱十室九空。

在那樣的情況下,他雖然贏了,但他有能力直接掃平整個南方嗎?

這一點,後來的歷史已經證明了,他不能。

歷史上雖然說,赤壁之戰的時候曹老闆帶去了八十萬人,但是個人都知道,這只是號稱而已。

真要說起來的話,曹魏一方的正卒可能也就在十幾萬人左右,輔兵最多七八萬人。

加起來可能也就才二十萬人而已。

曹老闆是想就出這點人嗎?他難道不知道,南方更難啃,要有更多兵力,更分散的出擊,才能一點點將南方拿下來嗎?

不管他知不知道,他都沒有選擇。

他只能集中兵力攻打一點,也是那一點,讓整個華夏的歷史上多了赤壁之戰這麼一個大的ip。

而因為這麼一場失敗,曹操在之後的歲月裡,甚至都沒怎麼敢對南方用兵。

是他不想嗎?

當然不是了。

原因在於,赤壁之時他送掉的雖然不是八十萬人,但二十萬人卻已經足夠傷筋動骨了。

這代表著二十萬個家庭,一百多萬人口。

就當是整個漢末而言,一百萬人就差不多相當於是北方十幾分之一的人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