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打仗比他厲害。

這一點,他已經經過確定了,不需要再來一次。

“好!”

掃了眾人一眼,見到無人反對,且無人爭搶之後,孫策施施然地站了起來,隨手寫了一份軍令:“此事,就全拜託公瑾了!”

“必不負主公重託!”

周瑜鄭重地接下軍令,嚴肅地站好。

……

從這一天開始,整個江東都被動員了起來。

無數的軍卒從家裡被徵召出來,同時無數早就打造好的兵器,也都被髮放了出去。

當然,兵器只是發放了部分而已,也就是一部分脫產的真正精英。

其他的人,運氣好的一部分,同樣拿到了新的武器,新的鎧甲。

運氣稍差一點的,就只能拿著曾經精銳們退下來的兵器與甲冑了。

運氣最不好的一小部分,則是隻有一點破爛兵器可以劃分,甚至連兵器都沒有……幸好,軍隊還有後勤這麼一說,也有民卒,不然的話,這就真是炮灰了。

當然了,其實民卒就是炮灰,只不過大家都不會說而已。

畢竟,民卒立下了功勞之後,其獲得的功績和真正軍卒是一樣的。

數日時間過後,逐漸擴大的金陵邑,迅速熱鬧了起來。

無數被藏著的大船,紛紛開始實驗性的出航。

這個時候,豫章郡的太史慈自然已經感覺到了勢頭的不對。

他本身就是曾經的水軍將軍,當然知道江東實驗船隻代表著什麼。

但是,他卻同樣感覺到了另外一邊的壓力。

來自於孫策的壓力。

孫策直接向涇縣前面壓了將近三萬兵馬,其中一萬都是精卒。

這就使得太史慈不能亂動了,他麾下的水軍,更是要面對孫策的挑戰。

但這其實沒什麼要緊的。

因為對於太史慈而言,整個南方一帶又不是隻有他自己一個人。

在這種面對好幾方挑戰的時候,他只要將訊息傳遞出去也就夠了。

比如說,將這件事告訴荊東大總管徐奕和淮南都督關羽。

實際上他也這麼做了。

幾乎是在得到訊息的那一刻,太史慈就把這訊息傳遞給了雙方。

接著,他便開始準備應對挑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