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權哪怕是用人命堆,也都能堆出來一個合肥了。

但他就是堆不出來。

原因就在於,張遼能夠發動當地百姓的幫助,同時在這種幫助之下,一步步地獲得了更大的兵力。

而這要是面對的劉備呢?

想想吧,劉備但凡是拿著一個喇叭……咳,但凡是跑到城牆邊喊上一聲奸賊,而且再表達一番自身的身份,那就絕對不可能有人那麼聽話。

最起碼,也得出幾個內奸才對。

劉備打漢中的時候,便是這麼一個道理。

開始的時候,人們都不相信他能夠打敗曹操,事實上當時的情況下,誰也是這麼想的。

但問題在於,劉備的名氣太大了。

大到只剩下了他這麼一個獨苗。

在這種情況下,漢中的百姓突然就對他產生了一種怪異的認知。

他才是漢室的領導者,相對而言,曹操只是奉皇帝的命令而已。

一方是奉命,另外一方則是自己就是皇親國戚,那到底該去相信誰呢?

當然是相信後者了。

前者在很多人的眼裡,大概就只相當於一個臣子,後者則是一個君主。

雖然這個君主的命格很弱,但那也是君主啊。

遙想當初,劉備就是用自身身份獲得的張飛、關羽這兩人的幫助。

後來的趙雲,同樣也是如此。

正因為他是漢室宗親,所以他才能有那麼多人支援。

不論什麼時候打仗,他都能遇到一個又一個的內奸……或者說是棄暗投明的正直之人。

但孫權卻是不可能遇到的。

他沒有名頭。

打合肥,他只是為了自己的野心罷了。

人家憑什麼幫他?

百姓都是不讀書的啊,他們只知道,孫權只是一個小官,位置上還沒有張遼高,更何況是曹操。

這種情況下,誰會願意投奔過去?

壓根就沒有人願意。

劉備就不同。

他要是站在合肥喊上一嗓子,那便會是一個恐怖的場景。

曹操聽了都會害怕。

正因為明白這一點,所以當劉備再度拿下徐州的那一刻,他才會那麼的著急,甚至連袁紹都顧不得了,第一時間就要先打劉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