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在這之前,不是沒有人看到這一切。

相反的是,看到的人還有不少。

周瑜是一個,諸葛亮也是一個,三陳當中的單獨一個,只能算半個,但他們加在一起,卻也能算是一個,除此之外,還有郭嘉、龐統、荀攸(躺平)同樣也能……

他們在看出來之後,各自的選擇其實也是各不相同的。

其中荀攸直接選擇了繼續躺平,維持自己身份的同時,稍稍地出些鬼主意……然後,就是培養自己的兒子。

這大漢太有前途了,他實在是不想讓自己的兒子掉隊,並因此失去在日後大漢的土地上建功的可能。

諸葛亮、周瑜、龐統等人看到的時候,則是隨即就下定了決心,要將這一切都好好學到手中,進而再想出一個更進一步的辦法。

就算不行,也要將這一切的一切都變得更加完善。

也就是說,他們想要將這個框架和佈局變得更加合理,更加穩定,更加的長久。

周瑜甚至已經決定了,只要未來將這一切學到了手中,他就將其直接推廣到整個孫策的勢力當中,然後再推陳出新……

但這一切是有一個前提的,那就是孫策一方真的能夠打過長江。

打不過去,一切自然就只能休提了。

連長江都過不了,那算是什麼?

就算是現如今由於存在著對照組,南方也能開發了,但這是一時半會兒就能做到的嗎?

周瑜就算不用腦子也知道,這絕非一時之功。

所以,他必須要讓孫策打過長江,然後將這一切推行下去,進而再慢慢地等待天時。

郭嘉也是這麼想的。

諸葛亮和龐統倒是想的簡單,他們只是想要將這一切完善……畢竟,林辰和荀彧已經搭好了架子,前者還做好了佈局,他們接下來只要對這些東西進行完善,也就已經足夠了。

三陳……

郭嘉的另外想法……

可以說,每一個看到這一切的人,他們都產生了各自的想法。

但唯獨有一點,他們是共通的。

那就是將這一切學到手中,再學以致用,讓這一切變得更加完美。

只不過勢力不同,想法也稍稍有所出入罷了。

唯獨司馬懿不同。

他的心境在出現了變化之後,第一個想法就是藏。

藏的越深越好。

甚至於,哪怕有那麼一點點洩露自身才華的可能,也都是要不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