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八章 被迫英明的袁紹(第1/3頁)
章節報錯
之所以說荀諶的計劃不可能得到實施,其原因在於,袁紹麾下的大部分人,其實都已經沒有了要繼續扛下去的想法。
就算是有,他們多多少少也都是存了幾分要在之後投降的想法的。
因為誰都能夠看得出來,劉備是一個不次於袁紹的諸侯,不,是皇帝。
後者也是最為關鍵的一點。
忠於漢室,那可不僅僅是生意,同時還是一定的政治企圖啊。
在這麼一個時代裡面,誰敢說自己不忠於漢室?
咳!
或許東南的孫策敢說,但他就算是敢說,也最多最多隻是敢在家裡說說,或者是當著周瑜說上兩句,讓他對其他人說,他敢這麼說嗎?
顯然是不敢的。
因為漢室存在的年頭實在是太長了。
最為關鍵的是,漢室也是唯一一個從戰國後期到秦國之後流傳下來的帝國。
四百年啊。
後世有所謂的國家養仕三百年之說,在當前這個時代裡,這句話其實要更加的深入人心一些。
因為對於很多人來說,他們自從開始踏上仕途之日,就幾乎全部都得到了漢室的一定幫助。
從這一點來說,他們就必須要感念漢室的恩德。
若是不這麼做,便是叛徒。
誰也不知道,他們不這麼做了之後,將會迎來什麼樣的人突擊。
也正因此,袁紹要另外的立一個皇帝。
就算他再怎麼不想這麼做,卻也還是要這麼做。
因為只有皇帝,才能打另外一個皇帝。
可他立下的皇帝,實在是太過於名不正言不順了。
這麼一來,劉備一方的正統性就更高了一點。
起碼,劉備還是漢高祖的子孫,但是袁紹所立的皇帝卻不是啊。
因此,就政治問題而言,袁紹一方其實是不怎麼佔據優勢的。
這也就代表著,他一旦展開了對自身的清洗,那就不算是挖骨治病了……那幾乎是在拆骨換家。
挖骨,代表著還有骨頭剩餘,之後會怎麼發展,那是誰都說不好的。
但要是拆骨的話,卻是完全不同了。
後者而言,那幾乎就已經是在把架子都給拆了。
試問,袁紹能這麼做嗎?
顯然是不能的。
所以,荀諶這個計劃在許攸看來,完全就是沒有必要的,甚至於是一種投獻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