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知道劉繇會不會跟袁術合夥搞死他?

所以,那時他不得不回頭。

是林辰立了軍令狀,並且描繪了一幅相當美妙的場景,還有隨便在城中轉一圈就抓了許多奸細……等一系列事後,才使得他最終下定決心南下的。

不僅如此,林辰還推薦了魯肅。

劉備別的不會,但是看人,他還是會的。

魯肅有才能,這東西他能看得出來,但問題是,天下間很多人都看不出來。

林辰卻推薦給了他。

之後,魯肅的一系列表現,其實就是在給林辰爭光,也讓他這個劉備麾下第一重謀的名頭,愈發變得真實。

以上,是劉備之前所要面對的種種困難。

現在呢?

袁術被說服了,雖然還是會有試探,但劉備手握三十多萬斛糧食,新招數萬大軍……

他還有什麼害怕的?

就算有人來告訴他,袁術超級厲害,三千人就能大破你的幾萬人……

你猜他會不會信?

就算這是一個事實,他也得嘗試著打上一次啊。

而在徐州之時,他連打都是不敢打的,一打就容易走漏訊息,進而就會導致軍心盡喪。

甚至於,他自己能不能在亂軍中活下來,都是一個未知數。

當然,原本的歷史上,也正是因為這一點,糜竺後來的地位才會那麼的高。

扯遠了,話說回來。

說這一切,其實只是要表達一個意思。

眼下的劉備,已經過了隨隨便便就招攬一個人便大為重用的時期。

現如今,他就算是需要人才,也能肯定那人是人才,也得按照規矩來。

這個規矩,說白了就是之前漢室用人的規則……

怎麼說呢?

大概就是,明知道一個人很厲害,很強大,但就算是如此,也是要先舉他為孝廉、茂才。

再確定了這個人是預備官員之後,身為主公,或者說是朝廷選人部門,便會在有空缺時,給這人一個小官,讓他試著做做。

假如這個人做的夠好,那自然是扶搖直上,說不得幾年時間就能做到兩千石。

如果這個人做的不好,他就需要更長的時間來熬資歷,用一件件的小事,最終累計一個大功出來,進而得到晉升。

歷史上,劉備為什麼開始之時討厭龐統?

原因就在於此了。

他可能在想,我已經給了你龐統官身,你別的完全都不必去管,只要老老實實做好事,我都會看在眼裡的。

之後,我給你一個更大的官,咱們一起匡扶漢室,豈不美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