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劉邦?

再借他們一百個膽子,他們也不敢。

“這一詔,說的是讓那些隨著亂世來臨,導致自身無法求生,以至於最終被賣為了奴婢的人。”

念詔人解釋道:“陛下仁慈,因此給予他們自由身,另,凡大漢疆域之內,此詔皆不得違抗!”

“回來了怎麼養活啊?”

“剛剛光想著高興了,他們是可以回來了,可是我們家裡……”

“大人,您能……”

其實吧,此時叫大人的情況不多。

不過,對於小老百姓和一些地位極低的商人而言,有些時候他們會下意識地叫官員為大人。

簡單來說就是叫爹。

他們在用自己的方式,祈求對方。

“不要急,不要急!”

念詔人連連擺手,道:“陛下在林尚書的提議下,已經有了一個好辦法。”

“什麼辦法?”人群中冷不丁地就有人開了口。

嘩啦啦!

無數人都將憤怒地目光轉向了他。

那人瞬間萎了下去。

在華夏,什麼事都可以做,唯獨有一點,哪怕是天皇老子來了都很難救。

那就是犯眾怒。

別管他是誰,哪怕他是皇帝,若其犯了眾怒,照樣也得下罪己詔。

不然就等著天下大亂吧。

自然,就更不用說是世家和豪族了。

開口的那人也知道,於是乎便連忙閉上了嘴巴。

“陛下以為,田畝乃是天地賜予吏民,不該就此被某些人獨霸。”

念詔人一說,眼看眾人又要開口,連忙道:“當然,陛下沒有要剝奪其他人土地的想法,以前沒有,現在沒有,以後也更加不會有!”

“只不過,陛下自貧寒而起兵,見過無數人霸佔田畝而不耕。”

“如此作為,在陛下看來,實在是有違天道,因此從即日起,陛下將會派遣人手清丈田畝。”

“凡是未耕過的土地,皆會將其歸於村落、鄉邑、縣城、郡府……”

“之後,再由村落、鄉邑、縣城……等官員上報當地人口,將土地按照家室分配。”

念詔人說到這裡,微微一頓後,笑道:“若是有不夠的,諸位也彆著急,陛下還給你們準備了另外一條路,往幷州去,或者往河套去,那裡的土地太多太多了!”

“這,這位大人,我,我等就是從幷州跑出來的,眼下那幷州可,可非我漢家良地……”

一個衣衫襤褸的中年人走了出來,滿臉痛苦地道:“若是讓吾等前去,豈不是要去送,送死?”

“陛下怎會如此!”

念詔人大怒,道:“之前時,陛下和林尚書已經有過一段詳談了,且林尚書保證,若是明年之內無法解決北疆異族,便以人頭請罪,莫非你信不過林尚書不成?”

“林尚書是誰啊?”

“不知道啊,不過……會不會是林軍師?”

“可林軍師跟隨陛下那麼長時間,怎麼就一個尚書?連個侯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