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

“進來。”

一個閃身,廖淳從外面走了進來,行過禮後,他開口道:“啟稟軍師,之前我已找人問過了,之前堵陽縣縣令,乃是李嚴。”

“是嗎?”

林辰點點頭,表示自己知道了。

“末將告退!”

廖淳學著不知道從哪聽來的稱呼,無比激動地複述了一句,帶著難以平復的激動內心,離開了。

“李嚴李方正,是劉表任命的吧?”林辰在心中默默地回憶了一番李嚴的歷史後,決定冒一次險。

他很快就回憶起了李嚴的情況。

這人,早年間便是一個幹吏,所以被劉表任命為各郡縣縣令。

待天下形勢發生了巨大變化——也就是赤壁之戰前夕,李嚴腳底抹油,直接跑到了益州。

劉璋很是看中他,因此任其為成(和諧)都縣令。

建安十八年,李嚴更加被看重,被劉璋任為了護軍,負責在綿竹一帶抵抗劉備。

然後……

他當了帶路黨。

在這之後,李嚴算是一飛沖天了,更是把這一份功勞當成了棺材本來啃。

後來,劉備或許是念及他有功,也或許是覺得他有能力,更是讓他當了託孤重臣。

不過讓劉備萬萬沒有想到的事情發生了。

他才剛一嚥氣,李嚴便勸諸葛亮加九錫了。

諸葛亮是君子,而且志存高遠,終生只為匡扶漢室,同時也是為了這一偉大目標能夠達成,所以只是訓斥了李嚴。

因其有能力,更是稍退一步,相忍為國。

再之後李嚴就突然開始發瘋了,讓他去都運糧草,因為他去的晚了,再加上路上天氣不好,過了時辰,於是就發書給諸葛亮,言形勢不妙,當退兵。

諸葛亮選擇了暫時退去。

不過,讓諸葛亮萬萬沒有想到的事情發生了……

李嚴在這之後,竟然說糧草充盈,諸葛亮就退兵了,分明沒有要為漢室盡忠的想法。

林辰都能想到,諸葛亮這個君子,恐怕也是被氣急了,否則也不至於連兩人的私信都給拿了出來,以此證明清白。

接著,諸葛亮就不再忍著他了,當即上書彈劾,把李嚴給流放了……哦,對了,他後來改過一次名,叫李平。

改名的時候,他正總覽漢中大權。

林辰感覺,也就是諸葛亮這種真君子能忍李嚴了,要是換了他,李嚴能不能活過第二天都不好說。

當然了,李嚴自己也看出了這一點,所以被流放的時候,天天都在想著諸葛亮能啟用他。

後來諸葛亮一死,他也就吐血而亡了。

估計他自己也知道,在這世上除了諸葛亮這種君子之外,大概便沒人能受得了他了。

那問題來了,像是李嚴這樣的人,林辰要為其冒什麼險呢?

說來其實也簡單,正是因為知道他是個小人,所以林辰才要冒險的。

在他看來,李嚴之所以要在堵陽城埋伏,不外乎就是曹老闆給了一些好處。

或許,其中還有劉表的一些授意。

因此,他才被罷免了堵陽縣令之後,還拉起了一支隊伍要搞對抗——劉備將各縣縣令都罷免了,李嚴也是其中之一,為的是之後重新安置自己人。

要是李嚴一人的話,林辰感覺,就歷史上李嚴這等有賊心沒賊膽的人,怕是也不敢和劉備搞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