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以上只不過是最最最不得已情況下才會發生的事,假如能在南陽站穩腳跟,他是肯定不會這麼做的。

要是站不穩,那就沒辦法了。

總不能真的就只是在新野一帶混吧?

就算混出大天來,以後也沒有足夠的人才迅速掌控地盤啊。

再之後會發生什麼?

那都不用想,必然是孫吳拿下荊州的歷史重演啊!

沒有人才,就算你名義上掌控了某個區域,但那又怎麼樣?

處處都是反賊,還不如不要這名義上的地盤。

而要是無法在南陽立足,一個新野肯定是無法養出那麼多人才的。

豫章就不同了。

雖說這地方也很尷尬,但起碼也還有百十萬口子人,完全足夠培養起一批人才了。

……

戰略就是這麼個戰略,不過現在最關鍵的是,如何讓孫策的戰略眼光,漸漸不放在黃山一帶?

林辰一直都在思考這個問題,直到活捉了周瑜後,他終於有了一個想法。

以周瑜在孫策一方的影響力,再加上之後或多或少會發生的衝突,劉備已經足夠證明自己的力量了。

只要孫策還想割據東南,他就絕不會再把目光投向黃山……或者嚴格來說,是涇縣以西的大片範圍。

做到了這一點,劉備就真的是進可攻,退可守了。

哪怕失敗一次,兩次,甚至三四五六七……十次,只要豫章不丟,他就永遠在這個亂世有機會。

至於劉繇?

這是一個完全不必擔心的人。

因為在原本的歷史上,他在今年下半年,就會直接伸腿了。

大概是因為他和豫章犯衝?

另外。

其實要不是南陽的形勢,不容他們於秋季之後再過去,說不得林辰會勸劉備好好經營一番豫章,然後再走人。

那樣就更加保險了。

可惜的是,林辰能利用的歷史本來就少,偏偏南陽又是其中的重中之重。

這就只能很無奈地先將豫章一帶委以他人了。

不然,錯過了那個歷史機會,之後處境,可就會變得更加艱難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