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魯肅:我開始為孫策擔憂了(第2/2頁)
章節報錯
“你們說什麼呢?什麼一兩年、三四年的?”林辰走了出來。
“沒什麼,只是一些小事罷了……”
劉備隨意地敷衍了一句,緊接著便迅速地轉移話題道:“快,讓我看看,子源你又準備了什麼東西。”
“這是某個高人所著的《三十六計》、這是我所寫的《治理要術》、這是太史公的《史記》、這是三本書的通用詞典。”
林辰將幾天下來整理的四本,用左伯紙所寫,薄薄的書,放在了桌子上。
然後他自信一笑道:“若是軍中實在是沒有可用之人的話,那就讓他們在學習《倉頡篇》、《急就章》的同時,把這兩本書也吃透。”
他之所以敢這麼說,並且敢這麼做,並不是要挖世家的牆角啦,滅掉所有為官不仁的傢伙啦之類的……
那都是扯淡。
教幾本書,就挖了牆角?
怎麼可能呢!
要知道,在漢代時確實有很多文盲不假。
甚至於…在這個時期,只要會寫幾千個字的人,只要稍稍有點腦子,並且不是太笨的,大多都能當官、或者當吏。
但是。
俗話說,改編不是亂編,戲說不是瞎說。
根據後世1930年出土的《居延漢簡》,還有東漢後期崔寔所著的《四民月令》證明了許多問題。
比如,《居延漢簡》證明了,當兵想升級,那是要學:《倉頡篇》、《急就章》以及“九九表”等蒙學書的。
還比如,《四民月令》當中的‘貧子冬日乃得學書’這句話,則是證明,漢代便已經有了帶有一定侷限性、只在農閒時才有的鄉村小學。
因此,只要林辰不是傻乎乎的把《荀子》、《陳子》…等一系列大家族族學搞的天下盡知,那就絕對不會有麻煩。
其實想一想也該知道,真要說起治理地方來,若是隻有他們這些人,完全沒有其他人配合,那真的行嗎?
世家當官、寒門做吏,這才是當下的風尚與規則。
沒有吏,官還怎麼當?
而吏要是一點字都不識,還完全不懂該怎麼做事,他們這些人真能把官做好?
很顯然,這是不科學的。
最科學的說法是,他們掌握了核心科技,掌握了治理大縣、大郡、大州、天下的能力,而其他人則是掌握了與之配套的能力。
林辰所拿出來的,基本都算是配套的。
所以,再怎麼都不會和世家起衝突。
說話間,魯肅和劉備已經分別交換的將林辰所拿出來的書看完了。
看完之後的他們,忽然覺得之前的想法好傻。
尤其是魯肅,更是心中苦笑道:“似林子源這等人物,還需要人來節制?他怕是比我懂得都多哦!”
……
“大概看完了吧?”
林辰見到二人放下書,笑眯眯地道:“現在,還覺得有問題嗎?”
“子源大才!”劉備隨口吹了個彩虹屁。
“《三十六計》不必說了,僅此一書,便足以讓留在此地的人避免被人算計了,而子源你所著的《治理要術》,則是蒐集了之前這一帶的所有問題,只要照此辦理,策略方面是絕對不會有誤的。”
魯肅同樣苦笑著開口,說完之後,他還喃喃道:“甚至,由於我們所留下之人,只有少部分人才知道要做什麼,洩密方面就更是不必擔心了。”
“最後,我現在只擔心一點了。”
“什麼?”林辰好奇道。
“我在想……”魯肅怔怔地看著林辰道:“有這些東西在手,若是再有一員大將鎮守,孫策會不會被我們留下來的人給反過來壓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