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鳴過半(凌晨2時)。

劉繇軍與劉備軍合流一處,不過一刻鐘過後,兩者便迅速分開,只有糜竺帶著半天便拉起來的大型隊伍、大型船隊留了下來。

作為主力的劉備軍,包括劉備自身、林辰、魯肅、關張等一系列的人,則是迅速沿江朝著西面撤退。

平旦時分(凌晨3時~5時),孫策軍攻破丹徒。

此一軍事策略的達成,代表著孫策從今天開始,再一次地自立更生了。

除非袁術不作死,否則的話,從此江東小霸王,大概就要迅猛地攻佔整個江東,並且將整個江東作為基業了。

真嚴格來說,為避袁術鋒芒的孫策,所能佔據的其實是吳、會稽二郡的這半個江東……

另外的丹陽、豫章等半個江東,則處於名義上由袁術管轄。

當然了。

就算是孫策在袁術沒發瘋前只佔據了半個江東,但這等戰績,其實已經足夠令人駭然了。

畢竟,會稽郡實在是太大了……

相當於後世一個半省份啊。

這也是為何,當孫策成功之後,曹操會感慨一句‘猘兒,謂難與爭鋒’。

不過眼下,孫策也就是剛剛站穩了腳跟而已。

丹徒縣署。

江東大好局面的開創者們,正和孫策一同體會著這份殊為不易地喜悅。

“公瑾!”

孫策一早便發現了周瑜的情緒不對,他走過去,拍了拍後者肩膀,笑著道:“我以此軍眾取吳、會,平山越足矣,公瑾若是心憂家事,可先回丹陽。”

眼下丹陽的局面當真不是太好。

否則的話,他孫策也不至於這麼快便將目光看向震澤(太湖)以東。

袁術想要袁胤取代孫策的想法,其實早就透露了出來,甚至現如今,袁胤就已經在和周尚爭權奪利了……

眼看著日子愈發不好過,孫策漸漸地將目光開始向東轉移。

這自然是為了不和袁術直接衝突,同時也是為了開闢另一個根基之地的戰略。

這一戰略的策劃人,便是孫策和周瑜。

說實話,孫策真心不捨得周瑜就這麼離開。

尤其自己之前能破丹陽,其中很大原因來自於周尚的支援,這就讓他更是重視這份情誼了。

可,他也知道,眼下週家若是再和他這麼眉來眼去,到袁術開始發飆時,但凡是他和袁術有那麼一點點的間接衝突,周家都會首當其衝。

到了那時,自己這兄弟的家小,怕是都要完蛋了。

雖說袁術這貨各種意義上都不怎麼靠譜,也從來不做害世家之事……

但萬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