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遠征之想(第3/3頁)
章節報錯
看著走來的林辰,簡雍連忙擺了擺手:“子源莫要這麼叫,你我互稱表字即可。”
“好,那憲和我們一會兒再聊。”
林辰說著話,走到即將要去檢視關羽帶來的兵馬的劉備身旁壓低嗓門道:“主公,可以下令了。”
他可不會等到關羽回來再說,更不會等到士卒們都看向他們時再說話。
小說裡面,很多牛哄哄的穿越謀士,都非常的流弊。
流弊在什麼地方呢?
在林辰看來,他們流弊的地方在於,敢當著士卒的面,勸諫主君某些事。
古往今來哪一個謀士這麼幹過啊?
張良號稱謀聖,他這麼幹過嗎?他敢這麼幹嗎?
看看史記、漢書、後漢書、資治通鑑……
試問……哪一部史學界通認的作品中,那些謀士在軍卒的面前跟主將討論了?
其實打個簡單的比方。
比如說,此時林辰當著軍卒的面對劉備解釋計劃、闡述想法,那劉備這個主君到底是答應還是不答應呢?
答應吧,從此之後軍卒當中就會流傳,我們有兩個人可以下命令,另外一個是他林子源……
不答應吧,好像挺不給他林辰面子的,同時還會讓下面的人看笑話。
這就很難辦了。
並不是說這麼做了之後,劉備就會因此對林辰產生忌憚了。
他真要是能產生忌憚,那他就不配叫劉玄德了。
主要是不能這麼做。
問題的關鍵在於,軍隊裡面只能有一個聲音!
各種計劃、各種規劃、各種規則……反正一切的一切,都可以在事前進行籌劃。
不過,當著軍卒的面時,卻永遠都只能有一個聲音。
這個聲音可以是劉備,也可以是他林辰,可以是關羽,可以是張飛,可以是簡雍,可以是……
這個聲音可以是任何人,但絕不能是兩者同時開口。
否則就容易出亂子了。
畢竟,小說終歸只是小說。
現實當中,不論是古代還是現代,軍隊裡都只能有一個人開口發言,而且還要是威風凜凜的,不能表現絲毫的左右搖擺。
只有如此,才能奠定主將的威嚴。
否則的話,今天不會生亂,明天也必然會出大事。
因為軍卒們可能會覺得,他XXX還他媽不如我呢,將軍既然聽他XXX的,為什麼不能聽我的?
這就容易出亂子了。